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教育”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作为这种新模式的研究成果,自2008年起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相继出现大批MOOC平台,平台注册者人数超过千万,表明学习者对MOOC学习模式的强烈需求和高接受度。但是由于MOOC平台课程资源质量低、平台交互差等原因,学生懈怠、拖延终至放弃的现象层出不穷,因而MOOC学习者粘性问题成为改善平台的研究焦点,当前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尚存不足,致使MOOC发展出现瓶颈。因此,学习者粘性探究对MOOC的质量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源于经济学中网络消费者与MOOC学习者网络使用习惯的相似性,将用户粘性概念引入MOOC中,即“学习者粘性”。在综述MOOC高退出率研究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模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用户体验理论等基础上,从学习者特性与MOOC平台两个视角分析学习者粘性。将学习者使用MOOC平台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理性决策阶段(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交互性)、满意阶段(满意度、期望确认)及习惯性无意识阶段(转换成本),共8个影响因素,构建了MOOC学习者粘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到588份有效问卷,结合运用SPSS和AMOS统计工具,验证MOOC学习者粘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显示12个研究假设中8个通过检验。在直接影响因素中,满意度的路径系数最高;其次是转换成本对学习者粘性有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和感知易用性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学习者粘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交互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对满意度有影响,进而影响学习者粘性;与传统的信息系统用户粘性有所不同,在MOOC中学习者感知有用性对学习者粘性性没有显著影响;期望确认度对感知有用的影响也不显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交互性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从优化MOOC的课程质量,增强MOOC平台智能化交互,构建平台的个性化空间三个方面提出提升MOOC学习者粘性的建议。具体主要由以下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首先根据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意义,然后综述研究文献,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章,MOOC学习者粘性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核心概念(MOOC、粘性和MOOC学习者粘性)的界定和马斯洛需求理论、用户体验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等研究理论对本文的支持。第三章,构建MOOC学习者粘性的影响因素模型。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提取MOOC学习者粘性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建立MOOC学习者粘性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第四章,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概念化与操作化定义,形成调查问卷,继而通过前测对问卷进行试测与修订,形成正式问卷。构建SEM模型,利用搜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修正,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提出提高MOOC学习者粘性的相关策略。第五章,结论与展望。着重阐述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说明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预测未来相关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