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控措施,太湖的整体水环境并没有根本改善,全湖平均水质综合评价为劣Ⅴ类,特别是2007年太湖暴发蓝藻,无锡发生严重供水危机。太湖严峻的水环境形势表明,行政手段为主、运动式的传统污染治理方式已无法解决太湖多年积累的水环境问题。太湖北部蓝藻暴发使人们认识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必须实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着力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迫切性与实施条件。通过跟踪调研十年数据,分析太湖流域水污染的严重性,在太湖流域构建水生态补偿机制是必要的和迫切的。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实力、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流域内行政区建立合作机制的探索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到,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条件已经具备。(2)水生态保护补偿和跨界水污染补偿两种模式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着重研究两种补偿模式中各自的补偿主体、补偿对象和补偿标准。其中补偿标准的研究是重点和难点。水生态保护的补偿标准按“水生态保护成本”测定,拟从剖析磐安县案例入手,对水生态保护的工程成本、日常运行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三方面加以考察,并建立补偿模型。跨界水污染的补偿标准按“水生态修复成本”测定,拟从剖析苏州与嘉兴和嘉兴平湖与海盐跨界水污染案例入手,采取“污水处理厂治污成本法”和“湿地修复成本法”两种方法加以探索。(3)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一是在太湖流域四个水系的源头县级行政区探索建立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太湖源头地区水质优良。二是在无锡、苏州、常州、湖州等太湖沿岸区域探索构建公共湖泊水污染补偿机制,确保入湖水质逐步好转。三是在太湖中下游其他地区实行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考核单位的河流邻域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4)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设计针对现行流域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提出成立“太湖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委员会”,作为流域综合管理机构,制订《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条例》,实现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