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明确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中医内病外治的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20例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烙法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采用金嗓利咽丸治疗,每天2次,每次60丸。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1天。观察并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7天、21天中医证候及体征积分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0.00%和4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5.00%;三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3.33%和38.33%,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半年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8.33%和3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5.00%。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天咽异物感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积分分别为4.33±1.386、2.93±1.539和3.00±1.450、3.57±1.382;两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天咽异物感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积分,P均<0.05,表示烙法在治疗咽异物感、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起效快且疗效优于金嗓利咽丸。烙法在治疗结束后咽异物感、痰黏着感、咽痛、咽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肿大六项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为2.53±1.033、2.97±1.193、0.63±0.551、1.57±1.047、1.07±1.071、1.17±0.557,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表明烙法改善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咽痛,治疗咽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肿大的疗效优于金嗓利咽丸。
结论: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有确切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该疗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具有无出血、治疗时间短、无并发症等优点;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具有远期疗效;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安全性好,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的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中医内病外治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20例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烙法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采用金嗓利咽丸治疗,每天2次,每次60丸。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1天。观察并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7天、21天中医证候及体征积分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0.00%和4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5.00%;三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3.33%和38.33%,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半年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8.33%和3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5.00%。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天咽异物感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积分分别为4.33±1.386、2.93±1.539和3.00±1.450、3.57±1.382;两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天咽异物感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积分,P均<0.05,表示烙法在治疗咽异物感、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起效快且疗效优于金嗓利咽丸。烙法在治疗结束后咽异物感、痰黏着感、咽痛、咽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肿大六项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为2.53±1.033、2.97±1.193、0.63±0.551、1.57±1.047、1.07±1.071、1.17±0.557,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表明烙法改善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咽痛,治疗咽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肿大的疗效优于金嗓利咽丸。
结论: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有确切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该疗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具有无出血、治疗时间短、无并发症等优点;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具有远期疗效;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安全性好,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的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中医内病外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