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明确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中医内病外治的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20例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烙法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采用金嗓利咽丸治疗,每天2次,每次60丸。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1天。观察并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7天、21天中医证候及体征积分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60.00%和4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5.00%;三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3.33%和38.33%,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半年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8.33%和31.67%,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5.00%。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天咽异物感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积分分别为4.33±1.386、2.93±1.539和3.00±1.450、3.57±1.382;两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天咽异物感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积分,P均<0.05,表示烙法在治疗咽异物感、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起效快且疗效优于金嗓利咽丸。烙法在治疗结束后咽异物感、痰黏着感、咽痛、咽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肿大六项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为2.53±1.033、2.97±1.193、0.63±0.551、1.57±1.047、1.07±1.071、1.17±0.557,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表明烙法改善痰凝血瘀型慢喉痹患者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咽痛,治疗咽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肿大的疗效优于金嗓利咽丸。
  结论: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有确切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该疗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具有无出血、治疗时间短、无并发症等优点;烙法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具有远期疗效;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安全性好,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痰凝血瘀型慢喉痹的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中医内病外治方法。
其他文献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和粮食作物,也是作物遗传研究重要的模式作物之一。过去的三十年罩,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精细定位和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聚合育种、遗传图谱构建和玉米起源进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玉米基因组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丰富的重复序列和转座子位点,导致传统的分子标记技术无法高密度地覆盖玉米全基因组,更难以高效全面地检测出染色体重组位点及基因型。随着B73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
学位
水稻产量的提高过程,实质上是“源、库、流性状的遗传改良与其平衡关系不断建立的过程。选育源强、库大、流通畅的高光效的理想株型品种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研究控制“源、库、流”多性状的关键基因及其遗传机理,对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几年,通过对水稻突变体的研究,克隆了一大批有关叶片,穗部和籽粒大小性状的关键基因,但目前对同时控制“源、库、流”的关键基因研究较少。本文报道
学位
由青枯病菌引起的番茄青枯病(TBW)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由于其寄主范围广并能够在土壤中长时间生存,至今尚无一种防治方法能在病害流行区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生物防治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被证明具有持久、环保的特点,并且能够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本研究从番茄和马铃薯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约200个根际细菌,并测定它们对青枯病菌T-91的拮抗作用,在离体试验中,Am1,Am2,Am
学位
本研究以巴氏钝绥螨[Amblyeseius barkeri(HugHes)]为研究对象,以粉螨为主要食物,用水盘法室内饲养。观察了该螨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较系统的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该螨发育繁殖的影响,巴氏钝绥螨雌成螨对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同时比较了哒螨灵对巴氏钝绥和朱砂叶螨的毒力。为该螨今后的深入研究,大量繁殖及释放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巴氏钝绥螨的基本生物学巴氏钝绥螨是
目的:  研究杜仲腰痛丸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a)、核因子-κB的影响及患者腰背痛症状的疗效。进而为临床治疗LDH患者腰背痛等症状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为中医药防治LDH提供参考。  方法:  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将8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前提下,以糖尿病前期为研究切入点,观察在健脾消滞针刺疗法的干预下糖尿病前期脾胃壅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并将中医针刺防治糖尿病前期的经验和成果推广并应用,提高糖尿病整体防治水平。  方法:  将条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糖尿病前期脾胃壅滞证患者,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分别为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针刺疗法+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使用单纯生活方
目的:  为探寻一种更好的促进乳腺癌术后创面愈合的办法,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观察清湿化瘀方对乳腺癌术后创面多种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情况的效果,并对其疗效作出分析。  方法:  选取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以随机分为治疗组34人,对照组33人。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于术后第1-12天连续口服中药汤剂清湿化瘀方加减,进行为期12天的临床
学位
目的:通过改良包扎固定方式,减轻或消除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水肿,探索一种更加规范、简便易操作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的包扎固定方式。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式,将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术后分别给予改良包扎固定方式、普通包扎固定方式,其他治疗均相同。对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后与术后第7天的肛缘水肿、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及评分,并对术后首次排尿情况、首次排便后的出血情
学位
目的:  研究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超声下肿块表现的关系,及影响体质的相关因素,为乳腺良性肿块的诊治及易发生乳腺良性肿块体质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本课题研究的乳腺良性肿块主要包括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中医体质、中医证型、超声下的肿块表现、性格特征、饮食喜好、工
目的: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基于“脾主运化”的运脾消积法影响宿主肠道菌群及代谢治疗小儿厌食症(CA)的理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以运脾消积立法的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对厌食症幼龄大鼠肠道微生态与宿主尿液代谢物的干预机制。  方法:(1)理论研究方法:通过考据“脾主运化”理论的内涵、源流,结合现代研究分析脾主运化的主要生理特征及脾失健运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探究“脾主运化”理论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基于“脾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