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定向遗忘,就是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1972年由美国心理学家R.A.Bjork在其论文中首次使用了这一名称。其基本表现就是,当向被试呈现实验材料并要求其记住其中一些材料(to-be-remember,TBR)而忘记其余材料(to-beforget,TBF)时,被试会在过后要求回忆所有项目的任务中回忆出比TBR项目更少的TBF项目。多年来,定向遗忘研究使用两种基本的记忆材料呈现方式或称实验范式,即字表方式(list method)和单项目方式(item method);而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这两种不同刺激呈现方式下的定向遗忘是由不同的产生机制造成的,即它们分别对应着提取抑制和选择性复述。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形成定向遗忘现象的两种机制可能是同时存在于每一种不同的实验范式中的,只是视实验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定向遗忘研究的另一个热门课题是其影响因素及探讨这些影响因素为何以及怎样起作用的影响机制理论。目前已经认识到的影响定向遗忘的因素主要包括线索强度、材料的情绪特点、材料间的语义、记忆负载量等;而重要的影响机制理论则包括资源有限说、来源监控说、目标搜索自动激活说,其中尤以来源监控说与目标搜索自动激活说的对立最为突出。鉴于定向遗忘对记忆效果的显著影响,本研究认为,可以在教育领域中将定向遗忘看作是一种记忆能力或是认知策略,因此用实验的方法来了解各年级学生定向遗忘及其机制的发展是可行和极其必要的。为此,本研究设计了四个实验来达到这一目的。研究一使用了将字表方式和单项目方式相结合的组块式学习材料呈现方式,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验证此条件下定向遗忘效应存在与否,并同时探讨刺激强度和项目-指示符时间间隔这两个影响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为后续的探索性发展研究提供实验条件上的依据;研究二继续应用组块式学习材料呈现方式,单纯研究了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二共6个年级学生在定向遗忘能力上的发展趋势,并详细分析了此时定向遗忘的两个产生机制的作用及其发展状况;研究三选取中学一个班中学习成绩优异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作对比,来了解学习成绩不同学生间定向遗忘能力是否有差异且刺激强度是否对其有影响;研究四则另探讨了刺激呈现方式与再认方式的对应与否对定向遗忘效应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组块式学习材料呈现方式同样能够引发定向遗忘,且其产生机制可以是提取抑制和选择性复述同时发挥作用。2.刺激强度是对定向遗忘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而项目-指示符时间间隔的作用却不明显。但实验结果似乎否定了资源有限说对此影响因素作用的预测,但也未完全符合来源监控说与目标搜索自动激活说的假设。3.定向遗忘能力及其产生机制之一的提取抑制机能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发展,但应该可以有意识地从小学三年级培养;而造成定向遗忘效应的另一机制——选择性复述,一般在提取抑制发展之后,也就是五年级,才开始快速发展;定向遗忘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六年级,此时无论提取抑制机能还是选择性复述策略,都呈现一种飞速上升的态势;初二有可能是定向遗忘能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不表现在两种机制本身的快速提高,而是体现在选择哪种机制发挥作用的主动灵活性上。4.学业成绩较好的中学生比学业成绩较差的中学生表现出更显著的定向遗忘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这可能是由于学业成绩较好的中学生在提取抑制和选择性复述两方面认知加工的水平均高于学业成绩较差的中学生。5.实验中学习阶段的项目呈现方式与再认时项目呈现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定向遗忘的效果,这不支持有关记忆的传输适当加工理论的观点。6.学习项目的听觉呈现方式相比于视觉呈现方式似乎更能唤起定向遗忘的作用,这可能与视、听觉记忆的特点和性质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