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弗兰肯斯坦》,我们总会想起那个孤独而又无助,无望而又无奈的落寞怪物,他是一个外形丑陋,内心冷酷的庞然怪物。然而,他真的是这样吗?
在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分析解剖过这个科幻小说的先河之作,从最初波西·雪莱称这部作品反映出了家庭情感连结的重要性,到后来评论家对《弗兰肯斯坦》的历史主义和女性主义诠释,心理分析,叙事角度的探索,以及国内研究者探究此部作品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联,纵观种种研究角度,我们发现很少有人把这部作品放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奴隶制时代背景之下,因此大多数的读者和研究者并未从废奴这一角度去理解《弗兰肯斯坦》。本文利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理论中的权力,惩罚及净化的观点,把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人物关系和故事的发展比喻成英国奴隶制的形成,发展和最后的解脱,揭示雪莱的写作意图,从新的角度理解《弗兰肯斯坦》。
在引言部分,本文介绍了《弗兰肯斯坦》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同时期在英国奴隶制度的概况。本文的中心内容一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福柯的理论和书中人物之间奴役关系的形成。福柯的权力理论,为我们诠释了书中的人物奴役的形成。怪物和弗兰肯斯坦,两者都是对方的奴隶。而沃尔顿又是自然和科学的奴隶。第二章描述了书中呈现出的身体上的奴役。例如,怪物的外形与饮食特点,奔跑的速度,都与非洲人极其地相近。怪物的藏身之处,象征了奴隶的隐形社会地位。福柯对于白昼与黑夜批判性的观点,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了黑与白,恶与善的对比区别。第三章是对书中心理奴役的描写。例如,怪物对弗兰肯斯坦心理上的折磨,可以比喻成奴隶主们内心受到的谴责。怪物和弗兰肯斯坦的眼睛,都为我们打开了进入人物内心的窗口,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书中对女性声音的压制体现了对女性的束缚。第四章则与第二和第三章相呼应,分析了怪物和弗兰肯斯坦经历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解脱。例如,怪物虽然在社会上是个隐形人,但他多次尝试走出自己的小木屋,让世界看见自己的存在,而弗兰肯斯坦则通过最后的死亡来告别怪物对自己的奴役,获得最后的解脱。怪物要求创造女性同伴,也是在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在第五章,福柯对于“愚人船”的描述,让我们联想到了沃尔顿的船只。经历了这次航行历程,水的净化作用使沃尔顿经历了心理上的更新,故事中所有的奴隶都经历了个人的更新和转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福柯的权力,惩罚与净化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弗兰肯斯坦》中奴役关系的形成,发展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