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州地区坐落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交汇处,素有“天南重地”的誉称。其地域文化塑造了当地独特的村聚落形态与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然而雷州地区目前是广东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民居建筑正面临荒废搁置、被拆除等严峻问题,因此对雷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记录和保护,以及对其地域文化、营造特征、尺度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便显得格外重要。雷州地区的传统建筑是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最直接、最具象的物质载体,其中包括祠庙建筑、客厅建筑、碉楼、居住建筑等。目前关于雷州地区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村落层面,鲜有以建筑单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针对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研究仍未展开,因此本文以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单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是雷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首次尝试。通过对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分析,结合文献资料的阅读,梳理其重要历史信息及发展脉络,掌握其保存现状,使用类型学等方法,对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平面进行分类,对其平面形式特征,立面特征,剖面构造特征,客厅建筑的装饰、艺术特点等基本形制进行研究总结;通过对当地工匠的访谈、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及对测绘数据的分析,复原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营造尺,研究其面宽、进深、高度等方面的尺度关系,进而总结出该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营造特征和尺度规律,为今后雷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打下基础。绪论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基础。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相关研究的解读和相关文献的综述。其中,特别是对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是后文主体部分展开论述的基础。论文主体部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文第二章内容,通过雷州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与人文历史条件的综合分析,总结出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形成背景。通过分析雷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料,结合实地调研访谈,总结出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发展历程,其中主要的发展时段为清光绪年间。第二部分:论文第三章内容,通过调研、考察,概括出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普遍使用“三合天井”与“四合天井”的基本形式,结合自然气候条件与人文历史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以“三合天井”、“四合天井”、“拜亭”等基本特征划分出两大平面类型及多个子型,并对其平面特征、剖面特征、立面特征及装饰艺术特征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与总结。论文第四章内容,通过对研究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及测绘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当地民居研究的现有成果和老匠人访谈的线索,探讨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面宽、进深、高度三个维度的尺度规律。因为,建筑的形制、尺度规律均是在地区自然和人文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独特的地域特征,建筑的形成与人类的活动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第三章到第四章的研究,发现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建筑形制及营造设计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同时也反映了地方的营造特点与尺度规律。第三部分:论文第五章内容,把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展,旨在结合雷州地区的社会历史经济背景,研究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客厅建筑的建筑空间和待客礼仪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使用者的待客观念、日常生活、空间认知等反映到建筑本体上的物化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