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结构的功能化及其集成制备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光子学理论和材料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对光子进行操控,例如利用“人工原子”概念构造的超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常数,可获得传统光学材料所不具备的新奇电磁性质。另外,调控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特性,其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光子集成、高灵敏传感、超分辨显微成像、高效太阳能电池及发光器件、信号探测和识别、环境监测等重要领域。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是针对特定的应用领域,设计和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微纳光学结构。  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内,多光子直写加工技术已成为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三维微纳米加工手段。以往的研究者已经对多光子加工的物理机制、加工分辨率、适用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侧重于多光子直写加工技术在微纳尺度结构与器件制备中的应用,具体研究不同尺度下的微纳结构与光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利用多光子加工技术制备了3D聚合物光子学器件和2D金属光电子学器件。进一步地,针对这些功能性的微纳阵列结构,我们研究了如何高效制备、批量加工和系统集成微尺度周期性阵列结构的新方法。  1.3D Luneburg透镜的设计、加工及其表征。利用多光子加工技术三维直写的优势,采用灵活的渐变超材料结构设计来实现球对称渐变折射率分布,利用常见的商用光刻胶材料IP-L,制备了体积小、性能高且能在光波段(6.25μm)响应的3D Luneburg透镜。本论文重点讨论基于渐变超材料设计渐变折射率介质的理论基础,基于各向同性超材料的3D Luneburg透镜加工优化与表征,器件特异性能的实验验证与仿真分析。  2.有序金属网格透明电极的设计、制备及其表征。利用传统的多光子直写加工技术,可以加工出线条宽度100-500nm范围内的均匀银纳米线,通过调节银网格的线间距,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占空比的银网格透明电极,实验结果表明透光性和导电性可以通过改变占空比精确调控。直写的有序银网格结构在见光区具有媲美于ITO的导电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结构稳定可控,克服了ITO透明电极电阻率较高、造价昂贵且透过率低的缺点,可作为ITO的替代品。  3.微尺度周期性阵列结构的并行加工方法与系统研究。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微透镜分束技术和光束均匀化技术的多光子并行直写加工新方法,实现了快速、批量、大规模制备结构一致的、尺寸可控的微纳阵列结构。利用光束整形组件对高斯分布的激光进行均匀化处理,解决了激光扩束后光斑中心与边缘的能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均匀化的平顶光束通过微透镜分束后,得到能量分布均匀的多束激光,这样就能保证每一束激光制备的微纳结构,保持较理想的一致性和均匀性。本论文重点研究如何从系统设计原理上解决微纳阵列焦点的可控调制,研究光路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为多光子并行直写加工系统的搭建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本论文开展了飞秒高强度激光脉冲在大气中传输中出现自聚焦、等离子体通道形成、多光子电离和等离子体散焦等非线性效应的研究,并以实现在大气中产生长的等离子体通道为目标,
该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同位旋效应和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第二部分是改进的Glauber理论和晕核核结构的研究.利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是当今社会十分重要的工业和生活能量来源。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严重和高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提高燃烧效率、采用贫燃方式、寻找稳定的点火技术在燃烧科学中越
自从S.Datta和B.Das在1989年从理论上提出自旋场效应管的模型以来,自旋注入半导体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自旋注入半导体的机制,注入效率的测量以及注入效率与偏压的关系作
学位
ZnO,作为一种直接带隙宽禁带材料,是继 GaN 之后光电研究领域又一热门研究课题。其光电特性受缺陷的影响较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用于制作发光显示器件、高频滤波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高速光开关等器件, 在民用及军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用途。目前,对 ZnO 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薄膜材料的生长方面,其生长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分子束外延(MBE)、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脉.
学位
论文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即计算智能的电磁应用及微波心动图信号仪的工作机理分析。 第一部分内容由前五章组成,主要讨论了计算智能的电磁应用。计算智能主要包括遗传算法
磁性纳米线阵列由于在垂直磁记录、磁传感器和其它自旋电子学器件的潜在应用前景以及它们对基础磁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使得它们成为当今凝聚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对这些磁性纳
激光成像与探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获得三维信息、方便调制与控制等优点,在远距离目标探测、生物与医学成像、激光雷达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当前光电探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