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保制度的雏形,始于古希腊时期,在当时的商品交换过程中,满足人们保障交易安全的需求。我国古代秦汉时期,社会上就出现物“质”,即以物作质担保债权。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担保制度单一的保障债权实现的功能得以突破,其融通资金的功能逐渐凸显。我国进入21世纪后,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在寻求融资过程中,由于银行借贷信贷额度减少、综合成本节节攀高等因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同时随着借贷管制的放松,使得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程序简捷、形式灵活的民间借贷。随着民间融资需求增加,手续繁琐、高成本的传统担保方式不敷使用,经济主体设计出了具有灵活性、低成本性等特点更符合其利益的买卖型担保。作为一种新型担保方式,买卖型担保是指,出借人与借款人在建立借贷关系时,为保障出借人债权安全,双方约定以买卖形式作为担保(实践中通常会订立买卖合同或者附设买卖性质的条款),具体而言,当借款人不能还本付息时,履行买卖协议、转让房屋(实践中通常以房屋作为标的物),以此清偿借款,当借款人还清借款时,买卖协议则不再履行。法律具有天然的滞后性,对于此类新型担保,《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对争议问题未明确回应,加之理论界的各执一词,其性质及效力并不明确。当大量买卖型担保纠纷诉至法院时,面对一方主张买卖关系请求履行买卖协议,一方主张借贷关系辩称买卖目的在于担保借款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裁判规则,各地法院在性质及效力认定上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呈现出“同案不同判”的司法乱象。本文以司法实践案例为切入口,在买卖型担保性质及效力问题上,对现有的观点进行检视,以期在现行法律体系下,为法官处理买卖型担保纠纷司法裁判路径的统一提供参考,从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回应每一个当事人对“同案同判”的诉求,提高司法公信力。法律总是落后于社会生活,对买卖型担保作出合理的评价,引导民商事主体自主安排合法有效的担保方式,有利于鼓励交易,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金融通,对未来产生的新型担保方式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以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本文正文由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买卖型担保纠纷司法实务困境。对于买卖型担保纠纷,法院通常按照认定法律关系→界定性质→认定效力→厘清优先受偿权的思路进行审理,在裁判结果上呈现出法律关系系房屋买卖抑或民间借贷认定不清、买卖型担保性质解释各异难以形成共识、有效或无效难以辨别、优先受偿权识别不明的司法乱象。究其原因,在于立法缺乏、司法解释不明确、以及买卖型担保构造复杂。第二部分界定买卖型担保性质。让与担保已逐渐得到司法实践认可,其以转让所有权为成立要件,完成公示后具有优先受偿性的法律效果,明显与不转让所有权、不具备优先效力的买卖型担保存在差异。后让与担保为学者独创的概念,但此概念难以成立,其自合同成立时即产生担保物权效果,与我国现行担保物权变动模式不相协调;以预告登记作为公示方式、以转让所有权作为实现方式的解释路径,经检视后并不可取。买卖协议附设解除条件,不能有效解释当事人以买卖形式设立担保的意思。就以物抵债而言,代物清偿具有要物性;借用预约概念,突破要物性的代物清偿预约存在解释障碍;若将以物抵债解释为诺成合同,其应属于债的更改,新债成立,原本还本付息义务消灭,显然不符合买卖型担保目的。实际上,买卖型担保以房屋作为标的物,以买卖形式保障借贷清偿,具有担保功能,因不属于明文规定的担保类型,应纳入非典型物的担保范畴。第三部分认定买卖型担保效力。通谋虚伪表示,简言之,就是意思在双方外部行为和内心意思之间发生分离,由此产生虚伪行为和隐藏行为;就买卖型担保而言,借款人与出借人内心真意均在于进行担保,表示于外的行为是双方以担保意思而作出的担保合同,故而,以买卖形式担保借贷系双方真实意思,不构成通谋虚伪表示。僵化的物权法定,限制新型担保方式的发展,不利于资金融通,买卖型担保经一定形式的公示,可保障交易安全,符合物权法定立法旨趣,通过缓和物权法定边界,使其得到认可,可发挥担保作用,有利于鼓励交易,提高融资效率;此外,根据区分原则,买卖型担保未进行有效公示,不产生变动效果,但并不影响担保合同效力,仍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流质契约禁令设立的初衷源于禁止暴利,从保护债务人角度而言,买卖型担保理应受其调整,然而,固守流质禁令排除买卖型担保效力,会使债权人的借款保障落空;建立清算程序,即可克服流质禁令弊端,认可买卖型担保效力同时课以清算义务,可兼顾自由意志与公平原则。第四部分完善买卖型担保纠纷裁判规则。准确认定法律关系是审理买卖型担保纠纷的基础,法官基于在案证据审查买卖协议时,应重点关注买卖协议的实质内容以及实际履行情况,运用经验法则综合判断其是否属于正常的买卖协议,同时,将借贷与买卖看作一个整体,探寻当事人的真实意图。买卖型担保因欠缺有效公示,出借人不能就合同项下的担保财产优先受偿,具体而言,预售登记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措施,不具备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预告登记能限制债务人的处分行为,然而,将其作为有效公示方式,赋予买卖型担保物权优先效力存在理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