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胃癌的唯一根治方案是对患者施行标准D2根治性手术。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最常见的肿瘤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所以彻底、有效地清扫足够数目的淋巴结对胃癌预后有较大帮助。由于多数淋巴结在肉眼直视或腹腔镜下均难以与脂肪组织鉴别,如何对淋巴结进行精准清扫也成为了胃癌根治术中的重点及难点。随着手术技术及器械的不断革新,以及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知的提升,依托不同示踪剂建立的术中淋巴导航技术对于淋巴结的显露和清扫根治的保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使用示踪剂,达到既能保障手术的根治,又可以尽可能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损伤,则是淋巴导航技术的核心要点。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应用最广的示踪剂包括吲哚箐绿(ICG)和纳米炭,但在临床应用中尚存在一部分争议和研究空白,亟待临床研究数据的补充和探讨。吲哚菁绿(ICG)是一种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有较强吸收、排泄迅速、较安全的水溶性染料。术中应用ICG进行示踪时,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被染色的淋巴和血管呈现绿色,可以与周围未染色组织进行明显区分,从而使术者得以在腔镜下完成对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标记和进展期胃癌的淋巴引流导航。已有一部分临床研究发现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运用对于胃周淋巴结清扫率有显著提高,可以增加淋巴结检出数目,且不延长手术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多,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在世界范围内,ICG标记近红外成像荧光腹腔镜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尚处在探索及经验积累阶段,对其示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远期疗效、使用存在的问题尚缺乏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统一可行的操作规范。纳米炭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研究较为深入的胃癌周围淋巴结显影及淋巴靶向化疗载体。基于脉管的解剖差异和纳米炭颗粒的物理特性,将纳米炭注射进入肿瘤旁浆膜下时,其不通过毛细血管屏障,而是自毛细淋巴管基底膜迅速引流至周围淋巴管及淋巴结。进入淋巴循环的纳米炭颗粒进一步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导致大量炭颗粒滞留在淋巴结中致使淋巴结黑染,易于术中辨认,从而达到术中淋巴回流导航的目的,其在淋巴示踪中的安全性和优势也被多项研究不断证实。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纳米炭对转移淋巴结是否存在亲和性还没有有效证据,仍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观察和证明。笔者及所在团队自2016年以来常规开展ICG/纳米炭导航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针对目前上述两种示踪剂在临床研究中的空白和争议进行了多角度实践、观察和探讨。首先,我们分别评估了ICG和纳米炭引导的荧光示踪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与常规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比,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ICG和纳米炭引导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够在不影响患者短期预后以及长期预后的情况下,同时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其次,本研究发现,横向对比两种示踪剂在各病理分期、各种胃癌根治术式中的淋巴结清扫效果,虽然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详细比较各组淋巴结检出数目与检出率发现纳米炭较ICG更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全胃No.5组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根治性近端胃No.1组淋巴结的清扫数目以及根治性远端胃淋巴结的总清扫数目提示了不同示踪剂对不同胃癌术式中各组淋巴结的导航效果存在差异。基于这项结果,又由于传统临床实践中病理科医师负责胃癌切除标本的淋巴结分拣工作,我们进一步探讨了由对局部解剖更为熟悉的外科医师进行淋巴结分拣是否对于病理科医师对淋巴结的检出数目和阳性率有所帮助,我们发现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纳米炭导航3D腹腔镜下I期胃癌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ICG和纳米炭进行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工作,发现两种示踪剂都具有同样良好的示踪效果,提高了术后病理中的淋巴结检出率;横向对比则发现不同示踪剂对不同胃癌术式中各组淋巴结的导航效果存在差异,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示踪策略;由外科医师实行淋巴结分拣可进一步优化淋巴结检出的效率,提示健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标准操作流程和配备专业的示踪剂注射与淋巴结分拣团队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示踪剂导航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