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子边”最初环绕水体而营建起来。至晚在明代中前期的正统年间,太原城东南隅就已存在两片由夏季雨水潴成的积水潭,其名称历经“海子”、“海子堰”到“圆海子、长海子”再到“文瀛湖”的演变过程。明清时期,山西贡院紧邻水体而建,吸引着文场士子、地方士绅与民众的驻足。晚清地方官员有意识的整修举措使海子边初具公园雏形。这一时期,文瀛湖水体及周边是文人雅客的游观、抒怀之地,亦是晚清社会精英召集民众共同表达意愿的场所。民国时期是文瀛湖水体形态稳定发展的阶段,亦是海子边景观营建及其功能发挥的高峰期。1913年地方官员将此地正式开辟为公园,之后将公园不断易名,以此向民众宣传其统治意志。此外,地方政府对公园进行过数次成规模的整修,公园内的多数建筑也附着了不同的社会内涵,具有了符号性意义。彼时的海子边真正成为精英、民众等各阶层的游赏之地,亦是下层民众谋生之场所,官方于此举办讲演以教化民众,而城市社会各阶层又聚集此处表达政治诉求,这一切都与民国时期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变动有关。1949年后,官方开始积极整修污浊不堪的文瀛湖水体,但受水体自身属性的局限,整修仅起到暂时缓解的效果。建国以来,公园历经官方多次易名与大规模整修,其空间在不断拓展与充实的同时,也被官方重构了内中建筑的含义。海子边公园在建国后仍记录着太原城市生活,它是各阶层的休闲娱乐场所、经济活动之地,亦为大型纪念活动的举行提供了空间。总之,在1949至2009年期间,官方、城市民众与公园管理者的互动关系始终“活跃”在海子边这座太原城的公共空间之中。与建国后新建的龙潭公园、迎泽公园相比较,同一时期的海子边在城市生活所处地位有相对减弱的迹象,但就其自身发展而言,所蕴含的城市生活的内涵始终是丰富的。明清以降的海子边及其之上的城市生活,反映了城市内部一处物理空间转向社会空间的过程,官方、精英及民众等各阶层的互动贯穿其中,这种互动共同“编织”出一幅极其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画卷。一部海子边的历史,就是一部太原城市社会的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