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速铁路所穿越的区域复杂多样,其运行给沿线周围环境带来的振动、噪声影响不容忽略。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多元化的发展,高速行车条件下轨道结构振动及辐射的噪声源也更为复杂,深化高速铁路结构振动及辐射噪声的理论体系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振声耦合的高速铁路高架线轨道结构动力机理精细化分析,项目批准号:51708021),从高速行车条件下的轨道结构振动传递机理出发,建立了车辆-无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振声耦合的高速铁路高架线轨道结构动力机理精细化分析,项目批准号:51708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所穿越的区域复杂多样,其运行给沿线周围环境带来的振动、噪声影响不容忽略。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多元化的发展,高速行车条件下轨道结构振动及辐射的噪声源也更为复杂,深化高速铁路结构振动及辐射噪声的理论体系尤为重要。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振声耦合的高速铁路高架线轨道结构动力机理精细化分析,项目批准号:51708021),从高速行车条件下的轨道结构振动传递机理出发,建立了车辆-无砟轨道-下部基础振动噪声联合分析模型,分析了轨道结构在空间内沿纵向、垂向的振动传递及衰减特性,研究了振动辐射噪声在周围环境内的空间频谱分布特性,确定噪声的空间敏感点,对比了轮轨区附近多声源的声贡献占比情况,并对影响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及噪声的敏感参数进行了规律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轨道结构刚度匹配对高速铁路采用减振垫后的轨道结构减振降噪效果进行研究。本文针对高速铁路诱发的环境振动及辐射噪声机理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对提出的有效减振降噪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高速铁路的车辆-轨道-下部基础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振动在各异质结构层间的传递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空间的车辆-轨道-下部基础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揭示轮轨耦合振动在轨道各层结构间、轨道与下部基础间的传递特性,结合某条高铁线路在联调联试中轴箱附近测试得到的振动响应进行验证,为车辆-轨道-下部基础空间耦合振动噪声联合预测模型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2)明确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及噪声的空间、频谱分布特性及声源贡献占比建立高速铁路车辆-轨道-下部基础振动噪声联合分析模型,基于频域分析手段,揭示系统中各结构不同空间位置处振动和辐射噪声的频域-空间特性,明确各子结构间动态响应的传递特性,对结构表面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等多个声源进行分析,并提取了结构辐射噪声在空间内横垂向的分布情况,轮轨区轨顶面以上位于轮轴位置处的辐射噪声声压级最大,在距离线路中心线1.5m范围内的噪声衰减较为显著,对于钢轨、车轮、轨道板的声贡献占比分析得到,车轮辐射噪声的贡献占比最大,钢轨的贡献占比次之,轨道板的声贡献最小,在不同速度级工况下各声源的占比变化较为显著,且气动噪声在轮轨区的声源贡献不可忽略。(3)提出了行车条件和结构关键参数对于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及噪声的影响规律系统分析行车速度、线路不良状态及轨道结构参数等对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噪声传播及衰减规律的影响,明确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噪声的不利影响因素及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的变化规律。总体来看,行车速度对于轮轨区的气动噪声影响显著,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大,振动响应和辐射噪声均相应增加,粗糙度和扣件刚度对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扣件阻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高频段。(4)基于刚度匹配提出了减振垫式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控制策略根据高速铁路现场铺设及施工改造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增设减振垫对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轨道的减振降噪影响,减振又降噪的主频段为200~630Hz,并通过轨道刚度的合理匹配研究,建议采用的扣件刚度为42k N/mm~65k N/mm、减振垫刚度为0.03MPa/mm~0.05MPa/mm,此时的综合减振降噪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十三五”规划计划在2020年基本建成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现代化铁路交通运输体系,这对无缝线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大部分无缝线路焊接工艺采用了闪光焊,然而焊接接头成了铁路上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来改善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利用计算机模拟来仿真热处理的冷却过程能够较为准确模拟冷却过程流场和温度场,能进一步了解热处理过程如何改善组织和机械性能,提高钢轨焊接质量。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是制定合理
由于铁路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载重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钢轨的服役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劣,现有钢轨的损伤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研发更高性能的钢轨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钢铁材料的相变与微观组织对钢的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钢的相变与微观组织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以Mn-Si-Cr系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对控冷钢轨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详细表征,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冷处理和微合金化的优化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安全、高速且低碳的公共交通方式,由于运量大,单位乘客能耗在交通方式中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总能耗不断提升,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进行节能优化。由于列车在站间运行过程中牵引消耗的能量根据站间运行时间以及列车的运行情况决定,为了降低牵引能耗,一方面可以在列车运行图中为部分车次分配较长的站间运行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列车在给定运行时
列车定位系统是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随着铁路高效化、智能化需求的不断上升,卫星导航技术的铁路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能够全天时向用户提供实时导航服务,特别地,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全面建成,北斗辅助铁路升级成
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内布置有散热板和冷却风扇等结构,对牵引变流器等车下设备进行冷却降温,进而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冷却单元和其余设备是以吊装的形式固定在列车下方、设备舱内部,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车下设备的工作环境愈发恶劣:由于轨道的不平顺性,吊装设备长时间受到由车体所传递的振动载荷作用;列车交会以及通过隧道时,吊装设备会受到强烈的气动载荷的影响,因此车下悬吊设备的支撑结构时常发生疲劳失效现
我国高速列车运营已步入成熟期,伴随着高速列车基础建设的普及以及列车自身的性能提升,在满足安全与快速的基础上,乘客对于高速列车出行体验的需求与愿景也在逐步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群间的城际铁路、短途路线、城市轨道的发展,更多的旅客选择通过列车进行办公通勤、出差办公,因此此类乘客促使了乘车体验的新要求。本文首先从办公出行乘客的体验需求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用户研究等方法洞察乘客需求,并采用场景
近几年,铁路网整体规模的扩展和质量的提高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的升级为高速动车组等轨道交通指明了新形势和新需求。构架作为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关键部件,体现运行性能,保障整车安全,故研究其实测运营载荷及结构应力响应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复兴号动车组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基于大西线构架实测载荷及动应力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完成了相关性分析、建立载荷损伤映射关系和载荷谱扩展三部分内容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跨越防空洞的情况不可避免,增加了路基沉降控制难度;在黄土地区,黄土特有的湿陷性使路基沉降控制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依托新建崇礼铁路,以DK16+083~DK16+276跨越防空洞段地基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土特性及地下防空洞情况,建立研究段路基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柱锤冲扩桩法与防空洞水泥砂浆回填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对选定措施处理后路基进行沉降现场监测并预测其工后沉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选择高铁出行的居民数量急剧增加。巨大的客流量给高铁车站的公共交通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快速、高效的疏散高铁车站客流,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是一个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为了满足高铁乘客的乘车需求,北京公交集团推出高铁快巴公交产品。但在实际运营中,主要结合人工经验进行线路规划,并没有体现出高铁快巴的灵活性。本文充分的借鉴了国内外需求响应式公交的运行特点,对高铁快巴的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运力与需求更加精准匹配的新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为乘客提供出行参考信息,为运营商提供工作安排依据,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关键的一环。考虑实际中不确定因素对客流的影响,调整时刻表使运力与需求合理匹配,避免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造成最优时刻表失效,能够为运营商提供有效的列车运行决策支持。本文以不确定客流和城市轨道交通单条线路循环为背景,从运营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