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控制孔隙比和应力状态下对脱-吸湿SWCC的影响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水特征曲线(SWCC)是表示土中吸力与水分之间关系的曲线,反映了非饱和土中水相的能量与其质量或体积之间的关系,影响着非饱和土的渗透、变形、强度等特性,是描述非饱和土性状的重要工具。但一般由室内测定的土的SWCC和实际情况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土体受的应力状态方面。传统的测试方法中,多使用压实土样,测试时试样所受到的净平均应力为零。但是在实际的土工结构中,土一般处于一定的非零净平均应力状态。已有的研究指出,应力状态是SWCC的影响因素。然而,有学者认为,应力状态不同会导致孔隙比不同,而且施加/卸除基质吸力将影响试样的体积,从而影响孔隙比,因此孔隙比才是SWCC的直接影响因素。可见,关于应力状态对SWCC的影响,争论的交焦点在于,到底它是直接原因,还是因为应力和吸力引起孔隙比变化才是直接原因,而应力只是间接原因。本文的研究工作正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在介绍孔隙比和应力状态对SWCC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总结几种常用的SWCC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专门设计的两组(三个试样)SWCC试验,以期澄清孔隙比和应力状态哪个是影响SWCC的本质因素。两组试验中,一组为试样在相同竖向应力、不同孔隙比下进行脱湿-吸湿试验;另一组为试样在脱湿-吸湿过程中,通过调节试样的竖向应力(即竖向应力不同),使两个试样的孔隙比始终保持相同。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质吸力对孔隙比的影响:脱湿过程中,基质吸力增大,土的孔隙比减小;吸湿过程中,基质吸力减小,土发生回弹,孔隙比变大;吸湿完成时,试样的孔隙比无法回到脱湿起点所对应的孔隙比。(2)孔隙比不同时,即使保持竖向应力相同,SWCC的差异也很大。试样脱湿起点处的初始孔隙比越大,进气值就越小;初始孔隙比越小,进气值就越大,试样的持水能力越好。(3)保持孔隙比相同时,竖向应力对脱、吸湿曲线都几乎没有影响。
其他文献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抗震墙,通常墙厚不小于200mm,肢长在1000~2500mm之间,它介乎于异形框架柱和一般剪力墙之间。这种结构体系以剪力墙为基础,并吸取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般需要实现质量、工期、费用、资源均衡等多个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即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因此,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目标之间的关系,以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近年来诸多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排水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后及气候变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斜拉桥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仅在外观形式上更加新颖,在跨度上也越来越大。而地震作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灾害,其突发性及强大破坏性势必会对人民的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与深度屡创新高,而基坑开挖作为基坑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涉及因素众多,研究起来难度较大。虽然我国已成功完成了一些大型基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建设,大量的空心桥墩应用于铁路桥梁。这些置于自然环境中的高大桥墩结构,长期经受自然界气温变化和日辐射等恶劣环境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导热性能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满足对绿色能源越来越大的需求,在“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任务支撑下,在本世纪上半叶,我国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按照国家对
钙质砂是热带或亚热带海洋中形成的一种海相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钙质砂因具有独特的物质组成和沉积条件,使其物理力学性质与普通的陆源砂迥然有异。从微观层面分析,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