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虾别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通过野外区域地质调查我们发现该区的一个巨型岩体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在陆-陆碰撞阶段,去山根作用会导致一系列岩浆活动。在这种环境下,深部软流圈热物质会导致地壳在不同深度的部分熔融,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岩体中发现不同类型的花岗岩,据此通过对虾别错地区花岗岩样品的综合研究可以让我们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虾别错地区花岗岩可分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和A1型普通花岗岩。A1型普通花岗岩SiO2含量为68.67%-70.32%,全碱含量为7.83%-8.63%,A/CNK值为1.05-1.16,A/NK值为1.38-1.51,Al2O3含量为14.9%-15.26%,Fe2O3T含量为2.68%-3.69%,CaO含量1.62%-1.88%,TiO2含量为0.44%-0.62%,极为富集稀土元素ΣREE=194.65–263.77ppm,总体上配分模式为右倾模式,(La/Yb)N=13.88–17.89,具备中等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铅异常以正异常为主,贫高场强元素,Sr异常明显为负;高分异I型花岗岩SiO2含量为77.51%-80.77%,全碱含量为6.96%-7.97%,A/CNK值为1.09-1.12,A/NK值为1.15-1.17,Al2O3含量为10.79%-12.56%,Fe2O3T含量为0.88%-1.33%,CaO含量0.22%-0.30%,TiO2含量为0.09%-0.17%,ΣREE=103.67-197.55ppm,(La/Yb)N=3.51-4.45,Eu为极端负异常。高分异I型花岗岩年龄约为120Ma,A1型普通花岗岩年龄约为119.7Ma。经过不同图解综合判定,笔者认为A1型普通花岗岩很可能来源于一个完整的杂砂岩区域,而I型高分异花岗岩来源于一个镁铁质粘土区域,且A1型花岗岩是通过部分熔融产生的,而I型花岗岩是通过结晶分异作用产生的。若A型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在同一岩体中共同发育,则该岩体一般产生于弧后或碰撞后环境,通过对样品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多方面综合讨论后,最终我们认为班公湖-怒江洋在这个时期(119.7±1.2 Ma)已经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