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同时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OPN、TIP30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OPN和TIP30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以期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112例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调取封存蜡块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的蜡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对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PN及TIP30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实验得出的所有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OPN的表达情况:OPN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都可检测到表达。O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65/112),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940,P<0.01);OPN的阳性表达在性别组(χ2=1.714,P=0.190)、年龄组(χ2=0.197,P=0.656)、肿瘤直径组(χ2=0.039,P<0.841)及肿瘤发生部位组(χ2=0.239,P=0.624)无明显差异,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59,P=0.011);在肿瘤侵犯浆膜及浆膜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8.6%,在肿瘤局限在黏膜及肌层的阳性表达率4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7.393,P=0.006);在肿瘤分化程度低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0.2%,在肿瘤中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6,P=0.042)(2)TIP30的表达情况:TIP30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都可检测到表达。TIP3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7%(40/112),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7%(68/11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47,P<0.01);TIP30的阳性表达在性别组(χ2=0.218,P=0.639)、年龄组(χ2=1.037,P=0.308)、肿瘤直径组(χ2=0.065,P=0.798)及肿瘤发生部位组(χ2=0.259,P=0.61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7.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37);在肿瘤侵犯浆膜及浆膜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1.4%,在肿瘤局限在黏膜及肌层的阳性表达率为59.5%,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6,P=0.001);在肿瘤分化程度低组中阳性表达率为21.2%,在肿瘤中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8,P=0.012)(3)OPN与TIP30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在40例TIP30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OPN也呈阳性表达的有31例,72例TIP30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OPN表达阴性的有38例,OPN与TIP3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χ2=8.476,P<0.05,r=-0.230)结论(1)OPN与TIP30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OPN为高表达而TIP30蛋白为低表达。(2)OPN的高表达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3)TIP30的表达受到抑制时,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预判上起到一定的作用。(4)OPN的高表达对肿瘤发生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TIP30的高表达则起着抑制肿瘤的作用,两者共同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发展侵袭,有望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