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它深刻的回答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主张“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在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与讨论日益增多,角度和侧重也各有不同。本文试图以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为视角,从学科角度出发来探讨国际政治学语境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着重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找到国际政治的学科理论支撑。本文以规范研究为基础,主要运用了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比较分析不同理论发展背后时代主题的变化,着重以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逻辑为切入点,找到了建构主义理论中关注国际体系的社会结构、重视国家行为体的共有观念和实践互动的理论特色与当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秩序之间的契合点。以此为基点,理论结合实践提出了建构主义视角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在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治理体制亟待变革的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和共担责任的理念有其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现实基础。基于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就达成建构国家集体身份的共识为切入点,以克服当前阻碍集体身份形成的现实障碍为目的采取相应措施。根据温特建构主义理论中集体身份形成的四个主要变量,本文提出从四个方面来建构集体身份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们分别是:第一,通过加深良性、平等的相互依存关系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网络;第二,通过唤醒和倡导共同命运意识凝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第三,通过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来扩大不同文化彼此之间的认同,从而化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隔阂;最后,通过自我约束,引导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积极维护和平、正义、公正和谐世界秩序,在深刻自省和自制的层面上巩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与重庆大学合作的舱室火灾检测项目,从火灾参数分析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展现数十年间我们在火灾检测这一个方面所做出的进步。同时
遥感影像解译(或影像分类)技术是随着遥感传感器技术的诞生而产生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要成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与遥感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速度相比
当今的CG插画设计已经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应用在影视后期剪辑、游戏场景与角色设计、商业广告以及图书绘本等领域。它不仅作为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其自身还有着巨大的
本文通过设定不同类型、不同力度的激励政策方案,对各方案下的生物质能发电电价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激励政策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电价的影响效果。从而说明在实施分类电价的前提下
以违法方法实现债权的行为不构成财产犯罪。单纯事实上的占有、所有权、债权以及他物权均是财产犯罪所要保护的法益,但它们之间存在效力高低的位阶关系,具体而言,他物权的效
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更愿意采用印象管理策略,这就使得印象管理逐步从心理学的范畴渗透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如何避免
从辣木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引种栽培概况、栽培技术、利用价值、产品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辣木研究的重点在于深入开展分子遗传和生态关系
外语教学平台的出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契机。但研究表明,平台应用中还存在学习内容和进度、功能使用、监督、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针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一个部分,也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的开放空
<正>在中西美术融汇的历程中,我们对美术传统的东方视野常常集中于中国和日本。但是,在整个东亚艺术有机体中,韩国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多元与均衡中越来越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