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议,即讲论和对议,是中国中古时期的的一种学术交流方式。自东汉佛教传入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在中土得到充分的发展。佛教与佛学作为一种异质文明形态,在中古时期与中土固有的儒、道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对话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家论议开始只限于一些清谈名士、道佛大德的自发的争论和辩难,大多使采用书信的方式,或者是论文的形式,互相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偶尔出现由统治者组织的宫廷论辩。到了南北朝,才有了封建帝王组织的在庙堂之上的三家论议。儒释道三家在语言、概念和思想上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融合、会通,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论议的焦点问题是道教依附儒家,在政治上排斥佛教,并积极发展自己的宗教理论和斋戒礼仪制度。佛教也依附道教,迎合儒家以求发展。儒家则一方面融合道教,发展玄趣哲学,排斥佛教,却容忍它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儒学的衰落,佛道的兴起,儒佛之争逐渐演变为儒道的联合排佛。到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儒释道三家在庙堂之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此时的论议大部分是在封建统治者的组织下,采取了围坐一堂,相互辩论的形式,即互相立义,辩驳对方。与隋之前的儒释道论议相比,隋唐的儒释道论议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鲜明的不同。从形式上,儒释道论议基本上都是在庙堂之上进行的,到唐朝中后期,逐渐固定在皇帝降诞节上,在论辩程式上也逐步完善,并演化为缁黄论议之制。而论议的主题也随着辩论的过程逐层深入,由政治地位到思想内涵,由伦理道德到哲学思辨。儒释道三家并立共存,互相辩难答问,促使了三家之间在思想上的交流、融合与发展,也给隋唐时期的学术思想发展带来了重大变化。思想上的争竞,促使了儒释道三家各自在思想理论上自我完善。儒学吸收了佛教宗教哲学的思辨论证方法及本体论哲学,使自身的哲学思辨,尤其是在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实现了由汉代的宇宙论向心性本体论的转变;佛学则吸收儒学中的伦理因素和人性论思想,进一步中国化,或者说是儒学化,一方面吸收了儒学中的伦理的因素,使其多数宗派具有了世俗色彩,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儒家的人性论思想,使佛教逐渐由佛心论走向了心性本体论哲学;道教则把理论上的探讨和外在的修炼方法相分离,吸收儒学和佛学的营养,创立新了道教理论,使道教丹学理论从外丹学走向内丹学。三家学说在理论上相互诘难,在思想内容上相互改造,在学术上相互吸收,而在社会影响上相互消长。在这一时期,三家争竞趋融,共同构成了隋唐学术的主要思想要素和基本框架,推动了隋唐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三家学说在争竞趋融的基础上,共同走向了心性论的道路,为宋明理学的诞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