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概念隐喻及其英译方法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同志从2014年8月18号至2017年9月29号的演讲及书面文字作品,这部汇编集有利于让本国和国外读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中国的发展有更好的理解。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本论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概念隐喻进行质性研究。从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角度和政治语篇的特性出发,本研究结合个例研究的方式,总结分析了英译本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其方法选择背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概念隐喻理论最初由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系统性。人类用系统的隐喻来构建所思所想。概念隐喻,究其本质,就是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跨域映射源于人们的生理、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现今,从人们思想中升华出的政治思想,正与隐喻紧密相关。政治的运作机制及其影响力复杂难解,因此,为了帮助公众更多地了解政治现状和有效传达政治思想,隐喻能将宽泛模糊的政治语篇转化为形象生动、真实具体的概念。本论文从概念隐喻翻译的国内外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所进行的研究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现阶段研究入手,寻找研究领域的空白点和创新点。依托概念隐喻理论框架,首先系统介绍隐喻的起源以及概念隐喻理论。再是谈及概念隐喻的特征,然后是概念隐喻的分类介绍,最后涉及到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和语义实现。接着,作者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类,对其概念隐喻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与解读,并尝试找出影响翻译方法的成因。本论文发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概念隐喻的五大种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译入相同类别概念隐喻、译入不同类别概念隐喻、译成明喻、译成非隐喻式表达与将非隐喻式表达译成概念隐喻。研究还发现,语言、文化、认知和社会因素对于翻译方法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传统造物是将美学和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审美思想,又体现了社会的环境氛围。紫砂壶作为造物史中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紫砂壶审美层上的客观表现,既是研究各代紫砂壶发展演变的重要基础,也为研究该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生产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物质证明。曼生壶作为“文人壶”这一紫砂艺术流派的开山之祖,在紫砂壶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仅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要功能的紫砂壶被
李广田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作为教育家,生命中最后的十六年,他在云南大学度过,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作为文学家,他融汇了“诗的圆满”和“小说的严密”,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艺理论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学术界关注李广田在散文、诗歌方面的成就,相对忽略了他在文艺思想方面的贡献。而李广田的文艺思想凝练了作家的创作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有其独特性。因此本文选定了李广田的文艺思想作
伴随着互联网新型技术的发展,作品的传播范围不断地扩大,著作权制度也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不断地遭受冲击。新闻、视频聚合平台的兴起,更是加剧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搭便车”行为侵害著作权人传播权益的情况。此类聚合平台主要依靠深层链接技术,对置于第三方网站上的资源进行抓取,使网络用户跳转至被链网站的次级页面或不发生跳转直接于设链网站欣赏作品。该种设链行为实际架空了著作权人对作品的控制力,侵占了被链网站的经济利
20世纪后半叶,“空间”越来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受到重视,学者们把对时间和历史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空间转向”思潮。空间成为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话题,对于空间的反思,也促使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文化研究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此同时,作为后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家,爱德华﹒索亚也开始关注并研究空间问题。在批判性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目前基于兴趣图谱展开的垂直社交成为社交网络发展的有效模式。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从用户垂直社交的体验过程出发,以垂直社交类应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实现用户垂直社交过程中的体验闭环。首先,本课题从“人”和“场景”的角度展开分析,以互动仪式链为视角将用户的垂直社交体验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社交互动探索阶段、短期情感形成阶段、情感能量积累阶段、忠诚度形成阶段。同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
近年来,在有机更新的背景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旧城区更新,商业街道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旧城更新的重点工程。苏锡常旧城区现存商业街道出现空间尺度比例失衡、街道环境千篇一律、功能活动缺乏等诸多问题,如何使旧城区的商业街道在保留城市历史记忆的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城市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苏锡常旧城区的商业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从人的需求和环境认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大众消费水平的提升,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多以及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符号”的开发设计受到了大众的强烈欢迎。近年来,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古典小说是我国文化产业开发中重要且珍贵的文化资源,通过对中国古典小说中角色IP的开发设计,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当代性的解读,赋予其更广泛的当代影响力,拓展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使其再次焕发活力,实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而原居养老现象普遍存在。为引导老年人参与丰富的艺术活动来充实日常生活,丰富精神世界,进一步缓解社会负担,促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公共艺术还可以增加邻里交流,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本研究针对原居养老存在的问题,分析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特征。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将体验设计理念引入公共艺术系统设计中,并结合现代化设计手段来丰富公共艺术形式。研究对象主要
2014年新《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这一规定改变了1989年《行政诉讼法》中“复议维持的告原行政机关,复议改变的告复议机关”的规定。立法之所以改动,是为了解决行政复议“维持率”高的问题。立法者在“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上,创设了一种特殊的共同诉讼制度,旨在减少复议机关不作为的现象,促使行政复议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超经济发展速度,导致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在城市老旧社区中则表现为社区养老问题的亟待解决。在物质空间层面,由于社区建筑环境老化及适老化改造严重滞后,导致社区中的大部分设施无法供老年人使用,在人口结构层面,社区空巢老人增多,老老照护现象显著,使得老年人与外界沟通难度增大,接触变少,很难适应社会变化,进一步形成社区隔离。在老旧社区养老问题的解决上,发达国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