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适应是人生每个阶段都必须面临的任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它是孩子成长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过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亦城亦村、非城非村”的“城郊村”,导致了大量“农民市民”、“城中村居民”以及“不稳定家庭”的出现,学生们也经历着身份、环境的调试和适应。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J省C市W学校部分学生的学校适应方面。受教育社会学以及西方特殊结构家庭理论的启发,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锁定于学校中那部分相对弱势的“不稳定家庭”的子女群体。本文中的“不稳定家庭”包括家庭经济不稳定、家庭结构不稳定、隐性单亲家庭、边缘家庭等。笔者是一名基层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教育和班级管理任务。面对所谓5+2=0的窘境(孩子在学校里接受5天教化,然而周末2天在家里、在社会上被“洗礼”一空,一周的努力近乎抵消)以及稳定、安全高于一切的“高压线”(求太平得过且过的校内管理态度),出自教师的良知,一直以来试图研究学生的学校适应,竭力唤醒他们,寻找行为矫正的方法。故在本研究多有行动研究的色彩,即笔者既是研究者又是当事人(工作者)。为了使论述更为客观,本研究除了多年来在参与性观察、教育处置中所拥有的大量事件、案例、档案记录等材料之外,还专门启用了更为正式的调查研究工具,编制了学生问卷,对校领导、教师、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还对一些适应不良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本研究表明“不稳定家庭子女”的学校适应水平明显低于稳定家庭子女,其中约有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包括学业适应、行为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在成因分析中,笔者揭示了疾速城市化地区教育行政浮夸、社会风气异化、家庭教育不良等方面的环境影响,以及个案学校在对这类学生诸如“应付”、“歧视”和“隔离”等等管理上的问题。最后,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一方面要促使“不稳定家庭”实施自救;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管理要向这些弱势学生倾斜,教师要发动起来,积极面对,妥当改进教育方式,从而实现有效管理。本研究希冀能对中小学教育同类问题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