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ortal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止和早期发现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1年内住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79例,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门静脉血栓。其中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25例为血栓组,肝硬化未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54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main portal vein,MPV)直径、脾静脉(splenic portal vein,SPV)直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径、血栓发生部位、腹水情况。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多累及门静脉主干,占80.00%(20/25)。血栓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性别、WBC、HGB,PLT、TT、PT、APTT、PTA、INR、PTR、FBG、AST、ALT、GGT、ALP、TBIL、DBIL、IBIL、TP、 ALB、CHE、Child-Pugh评分、AFP、UN、Scr、GLU、TC、Na、K、Ca、Cl方面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栓组门静脉直径较对照组宽(16.443.75vs11.711.57,p=0.000)、脾脏厚度较对照组厚(57.4511.71vs46.789.34,p=0.001)、脾脏长径较对照组长(139.5513.10vs127.6129.87,p=0.022)、脾静脉直径较对照组宽(11.601.19vs8.471.59,p=0.000)、脾脏面积较对照组大(8096.452111.10vs6123.752333.21,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PV直径、FBG、脾切除术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00,0.025,0.013;OR值:3.250,9.823,32.502)。MPV直径每增加一个单位PVT形成的危险性就增大3.250倍,FBG每增加一个单位PVT形成的危险性就增大9.823倍,进行脾切除术PVT形成的危险性是非脾切除术者的32.502倍。通过曲线坐标表计算,我们可以得出MPV直径为13.50mm、FBG为1.745g/l时,预测发生PVT形成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综合较好。受试者曲线下面积,显示MPV直径预测价值大于FBG(AUC:0.904>0.590)。并发症情况比较显示肝硬化PVT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比例较对照组高,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慢性肝衰竭、肝性脑病比例相似,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肝硬化PVT形成对肝脏功能影响不显著,主要是加重门静脉压力。2.肝硬化PVT形成的患者消化道出血、腹水发生率增加。3. MPV直径、FBG、脾切除术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MPV直径越宽、FBG越高越容易形成血栓,进行脾切除术者易形成血栓。MPV直径为13.50mm、FBG为1.745g/l时,预测发生门静脉血栓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综合较好,且MPV直径的诊断价值高于F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