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从隐性量的角度入手研究现代汉语中“V个N”结构及其变体形式“V个VP”结构。论文在全面描写“V个N”结构内部存在的形式和意义的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根据结构中“个”不同的性质意义将该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并从认知中“量”的概念入手重点考察特殊“V个N”结构的形式特征、本质意义及形成动因和机制,最后对“V个N”的变体形式“V个VP”结构的量性特征及形成动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研究从“隐性量”角度出发考察分析“V个N”及其变体形式,以求解决“V个N/VP”结构“是什么”及“为什么是这样”两个根本问题。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综述部分,一方面对国内外量范畴和隐性量的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另一方面梳理前人对“个”的特殊用法、“V个N”及其变体形式“V个VP”的研究情况,最后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第三章分析“V个N”结构内部存在的不对称现象,将“V个N”结构的内部分为三类S1、S2、S3,并用形式的办法将三者作出区分,最后指出前人“二分说”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研究S2结构中“个2”的语法意义、S2与S1语义理解的区分、S2的形成动因和机制及S2表量的特殊性等问题。论文指出“个2”为特殊动量词,本质属性在于有界化“VN”所代表的抽象活动,使之成为某一个具体的事件,并具备帮助表达动作小量的功能;S2与S1相比,结构中“N”和“VN”都有着明显的特殊性;S2是S1的语法化形式,“个2”后“N”不能个体化是S2形成的直接动因;S2是“V个N”结构从显性量表达到隐性量表达的过渡形式。第五章分析讨论S3结构中“个3”的语法功能,S3出现的外部句法环境、S3的本质属性及S3形成的外部动因。我们认为“个3”为主观价值量的评价标记,S3本质上是一个对“VN”的“质”进行主观评价的隐性量结构;S3常出现在连字句等非事件句中,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是S3形成的动因。第六章讨论“V个VP”结构的量性特征及其形成动因。“V个VP”结构内部语义关系复杂,其中表达动作和结果关系意义的“V个VP”(记为S4)在量上有着特殊性,S4是一个表达主观异态量的构式,具体表现为超常大量和反预期量两种类型。S4构式意义的形成与焦点凸显(salience)和距离象似性原理密切相关。第七章是结语,对本文的基本结论和创新之处加以总结,揭示本文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最后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