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相关论文
本文试图思考与当前盎格鲁–撒克逊世界文学话语体系相关的一些核心概念。通过聚焦其中的概念之一——流通,笔者揭示了此概念对我......
期刊
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表现出鲜明的跨媒介特征。作家借鉴绘画艺术构造了“万象在旁”和“有色之画”的境界,通过声音描摹构造了“群籁......
法、意、美等国学者卡萨诺瓦、莫莱蒂、达姆罗什被称为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研究的“圣三位一体”,他们分别提出了“文学世界共和国”......
歌德首倡的“世界文学”已成为现实,“世界文学”必会产生“世界文论”,因此出现了“世界诗学”和“全球美学”的提法。但迄今为止,......
中国学者把西方学者的老旧文章抑或新鲜文章给予翻译与介绍,以汉语译入语重新组码推送于中国学界,这并不是一种与国际学界接轨的前沿......
尽管中国学者的世界文学研究的国际发表已身居仲位,但世界影响还比较有限。在国内学界,世界文学缺乏奠基性的系统论著,还未形成繁荣多......
从高丽时期开始,韩国文学大量吸收以汉文化和儒文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开始融入东亚文化体系,走向了通往世界文学的道路;到近代又接收西......
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的构想为文学的“共同”取向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世界的文学”的论述则为这一构想提供了切实的......
近年来,“区域世界文学”的概念越来越得到关注,特别是以“区域文学共同体”的概念分析非西方文学作品,对突破传统上西方中心的“世界......
翻译文学是世界文学从文学理想成为审美现实的"流通模式"和"阅读模式",是民族视野下的世界文学景观。翻译文学并非本土文学,也......
本文聚焦李白与西毒何殇两首中文诗的英文仿作,探讨模仿这一行为在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与世界文学身份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庞德《河商之......
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世界文学观念的起源伴随着殖民进程的开启与东方文本的欧洲流通,但是以卡萨诺瓦为代表的理论家在对世界......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的起点是细读重要作家及其作品,这是文学史研究和流派、思潮研究的基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构与发展既要......
“世界文学”从一开始主要是指称欧洲诸国的文学。相比之下,处于欧洲诸国文化之外的中国文学无疑是一个“他者”或“另类”。这一现......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次新浪潮运动所引发的“全球”影响,借用“世界”这个词的动词意义来探讨三种情形:科幻小说自身形式......
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帕斯卡尔·卡萨诺并非一个文学理论家,但是她曾以《文学世界共和国》一书在西方学界产生......
随着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发展,如何正确把握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间的关系也成为重要的命题。文学研究不应将各个民族文学看成是封闭的......
本文首先从世界文学的概念出发阐释,以其中几种含义的任一一种含义来说,民族文学的概念不与世界文学相对,两种文学之间没有明显的......
《阿Q正传》是鲁迅第一部被译为外文的白话小说,"阿Q"形象在海外亦成经典。自1926年美籍华人梁社乾开创英译先河至今,阿Q故事在......
本访谈答问者辜正坤教授主要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挖掘中国和西方语言、文化的主要异同,分析了产生这些异......
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文学选择,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三种不同范式.用单纯排位方式框定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地位,并不能充分......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将女性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依然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两位在文学史上看似十分具有"......
作为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实践者,季进尝试把海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转变为普遍的"问题意识"。他受到......
纵观近代世界文学,英、法、德三国文学相对成熟,自然地批判和继承了传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学潮流;俄、美两国文学的兴起宛若对洪......
摘要:龙瑛宗在接受了殖民教育后,以日文为中介接受现代西方文学、现代日本文学和中国大陆的“五四”新文学,迅速形成了其表现人生的文......
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已故中国学者谢天振的比较文学研究就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切入,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广泛......
1827年的歌德谈话是所有学者探讨世界文学命题时必须征引的第一文献。然而,歌德首创世界文学这个认识是逐渐被强化和经典化的。魏......
美国《今日世界文学》杂志1978年第3期报道了1978年世界上几种主要文学奖金的授奖情况: 西德1978年蒙代涅奖金(25.000马克)授予了......
亲爱的《世界文学》杂志的读者: 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
历史是由人的行动书写的,而在杰出的人身上,就书写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在有些民族或有些文明的历史上,拿掉一个人,就会留下一个空......
作为世界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新西兰英语文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乃至世界评论家的关注。美国新西兰文学研究开始于20......
20世纪30年代,老舍执教齐鲁大学,寓居济南4年多,在教学之余写出了很多优秀作品,这其中就包括长篇小说《猫城记》《牛天赐传》,已经......
1977年,被封杀多年的《世界文学》杂志以“内部发行”的方式复刊,第一、二期连载的重点作品是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这里......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11-02 为领会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精致、最难解的一种文学体......
【摘要】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既是本科教育的新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新层次。学生管理工作随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
摘要:作为现代汉语写作者中少有的中英文双语作家,张爱玲汉语写作的成功早已无需证明,而她的英文水平之高也可以从各个方面获得确认,但......
【导读】1827年,歌德第一次公开宣布了“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将近200年来,歌德所倡导的“世界文学”引发了人们诸多的讨论或争论,......
作为一部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一千零一夜》是为数不多的从边缘向中心移动的成功范例.该著具有世界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民族性的某些重......
“世界文学”经历了“欧洲中心论“到“多元化”的演变过程,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引入,“世界文学”的内涵及价值标准也......
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是从“世界文学”到“中国文学”,再由“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的繁杂转变过程,这个转变的发生是十分隐秘......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
2010年1月30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契诃夫与我们”——纪念......
学界有人主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应该包括海外华文文学,甚至应该包括华人用非华文创作的作品。这表面上扩充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容......
如果不是在把握当下多元文化世界特征的基础上,去重新认识世界文学的观念和存在形态,仅仅依靠经典扩容、文学史加料、外国文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