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优化二陈汤的传统煎煮工艺;探讨二陈汤的配伍机制;建立二陈汤新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二陈汤为研究对象,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味进行拆方,并选择止咳、化痰两个药理指标,对所得11个处方分别进行药理实验,采用关联度分析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处方组成进行处理,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复方中药二陈汤的配伍机制。
对二陈汤传统的煎煮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陈皮苷含量和甘草酸含量为指标,对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三个因素进行考察。
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选择陈皮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二陈汤三个指标含量进行测定,并做方法学考察。电泳条件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um×95cm(有效长度86.5cm),运行缓冲液50mmol/L硼砂溶液(含10%乙腈,pH=9.28);压力进样50Kpa×20s,电压为24kV,柱温20℃,检测波长254nm;开机后先用0.1mol/L氢氧化钠冲洗毛细管15min,两次进样间用0.1mol/L氢氧化钠和缓冲液分别冲15min。
结果:确证了方中以半夏为君、以陈皮为臣、佐以茯苓、使以甘草的配伍关系,与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并确定了最佳处方为原方中剂量。确定最佳煎煮工艺为:用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60min。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效液相法的不足,为二陈汤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并为该复方的剂型改造以及电泳指纹图谱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