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南段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即贺根山断裂以南、西拉木伦断裂以北、嫩江断裂以西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铅锌钨钼锡铁多金属矿集区。根据地理、地貌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西坡、主峰及东坡三个NE向延伸区。其中在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形成了自锡林浩特至锡林郭勒的Pb、Zn多金属成矿带,也被称为锡林浩特-锡林郭勒成矿带。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构造演化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亚洲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系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中生代以前主要受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影响,晚古生代早二叠世成岩成矿事件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有关,晚二叠世-三叠世成岩成矿事件与古亚洲洋闭合后导致的同造山或造山后伸展背景有关,中生代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Ma)的大规模成岩成矿事件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导致的加厚陆壳拆沉作用及其相对应的碰撞后伸展背景有关,而研究区内早白垩世晚期(106-133Ma)的成岩成矿事件则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导致的弧后伸展环境有关。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高温热液脉型与中温热液脉型两种,其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化主要为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床,中温热液脉型矿化则包括拜仁达坝银铅锌矿、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花敖包特铅锌多金属矿、布金黑铅锌多金属矿和沙布楞山铜锌多金属矿。道伦达坝矿床钨锡、铜矿化阶段均发育有气液两相水溶液、CO2-H2O±CH4以及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亦显示CO2-H2O±CH4包裹体气泡中含有CO2、CH4和N2等组分。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道伦达坝矿床成矿流体最初为岩浆热液来源,晚期成矿流体中有部分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早期流体属于发生了不混溶作用的高温、高盐度h2o-co2-ch4-nacl体系热液,晚期流体为均匀的中低温、中低盐度h2o-nacl体系热液。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拜仁达坝铅锌矿床、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以及布金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最初为岩浆热液来源,由于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晚期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拜仁达坝、维拉斯托以及布金黑矿床早期矿化流体中均发育有气液两相水溶液以及co2-h2o±ch4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亦显示co2-h2o±ch4包裹体气泡中含有co2、ch4和n2等组分。早期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中低盐度的不混溶h2o-co2-ch4-nacl体系热液,晚期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热液。花敖包特与沙布楞山矿床成矿流体属于相对均匀的中温、中低盐度h2o-nacl体系热液,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花敖包特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拜仁达坝、维拉斯托以及花敖包特矿床硫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而布金黑矿床和沙布楞山矿床硫来源于岩浆与地层的混合。岩浆岩锆石u-pb定年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主要存在三期成矿作用:即早二叠世矿化、晚侏罗世矿化以及早白垩世矿化。道伦达坝铜钨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二叠世(292-278ma),沙布楞山铜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153.2ma),而拜仁达坝铅锌矿床、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花敖包特铅锌多金属矿床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33.4ma~136ma),布金黑铅锌多金属矿床则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22.9ma)。本次研究将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铅锌多金属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系列,其一为与早二叠世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锌、钨多金属系列;其二为与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铜、钼、锌多金属系列;其三为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铅、锌、铜、银多金属系列。而早白垩世多金属成矿系列可以划分为2个亚系列:分别为早白垩世早期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铅锌(铜、银)多金属亚系列和早白垩世晚期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铅-锌多金属亚系列。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为热液脉型,区内多金属矿床的产出及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根据多元成矿信息提取结果,宝音图组、上二叠统寿山沟组、华力西期岩浆岩、燕山期岩浆岩等信息也是区内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根据研究区内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本文重新圈定了研究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异常区,并与已知矿床进行对比,总结化探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最终,本次研究应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提取地层组合熵异常、构造等密度异常、物化探异常等信息作为证据因子,从而对研究区进行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成矿预测工作,并最终圈定出8处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