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中药,应用广泛,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黄芩苷。黄芩苷具有解热、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目前,制剂中投料的黄芩苷均按《中国药典》中黄芩苷提取工艺制得,该工艺为水提醇沉、碱溶酸沉纯化,但所得黄芩苷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大量文献报道通过制剂技术改善黄芩苷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但制剂技术对黄芩苷溶出度的提高有限。课题组前期发现黄芩苷在植物中的原本存在形式是黄芩苷镁盐,黄芩苷镁盐在水中易溶,且以黄芩苷为原料通过中和反应可得到黄芩苷镁盐。药效学研究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黄芩苷镁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均明显优于黄芩苷;静脉注射给药黄芩苷镁盐可显著减轻四氯化碳对大鼠造成的急性肝损伤。黄芩苷镁盐开发为注射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鉴于口服给药简单方便,更易被临床接受,本研究尝试将黄芩苷镁盐制备成口服制剂。前期验证发现酸性环境会破坏黄芩苷镁盐形式,为避免胃酸影响,本试验将黄芩苷镁盐制备为肠溶制剂,并以黄芩苷肠溶制剂作比较,考察其体内药动学特征。基于黄芩苷镁盐在水中易溶,溶出不再是限制黄芩苷镁盐体内吸收的主要问题,而透膜性可能对黄芩苷镁盐的吸收有较大影响。大量文献表明将药物与磷脂结合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可有效改善药物的透膜性,为促进黄芩苷镁盐在小肠段的吸收,本试验尝试将黄芩苷镁盐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并进行表征和理化性质测定。以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为试验模型考察复合物在小肠段的吸收,为后续黄芩苷镁盐磷脂复合物肠溶制剂开发奠定基础,为黄芩苷镁盐口服给药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目的:制备黄芩苷镁盐肠溶颗粒,考察其药动学特征。优化黄芩苷镁盐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考察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探讨磷脂复合物在小肠段的吸收情况。为黄芩苷镁盐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正交设计优选颗粒内芯的制备工艺,用Eudragit L30D-55包肠溶衣,体外考察肠溶颗粒在酸碱中的累积释放度;采用HPLC建立黄芩苷镁盐体内分析方法;采用灌胃给药,考察肠溶颗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2、采用溶剂法制备黄芩苷镁盐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条件,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采用XRD,DSC,FTIR和SEM等进行表征,以油水分配系数考察复合物的脂溶性。3、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试验为模型,以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吸收系数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芩苷镁盐磷脂复合物在小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1、制备的黄芩苷镁盐肠溶颗粒在0.1 mol/L盐酸溶液中2 h的累积释放度为(4.12±0.62)%,在p H 6.8的缓冲液中2 h累积释放度为(99.33±1.11)%。采用HPLC建立的黄芩苷镁盐体内分析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黄芩苷镁盐的分析。药动学试验表明,黄芩苷镁盐肠溶颗粒的Cmax为(0.80±0.49)mg/L,AUC0→t为(20.23±4.89)mg·L-1·h,黄芩苷肠溶颗粒的Cmax和AUC0→t分别为(1.16±0.38)mg/L和(22.59±3.88)mg·L-1·h,二者无统计学差异。2、黄芩苷镁盐磷脂复合物最佳制备条件:反应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醇=9∶1,药脂比为1∶1.5,反应浓度为2 mg/m L,反应温度为55℃,复合率为(89.8±1.7)%。表征结果显示黄芩苷镁盐与磷脂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物。复合物油水分配系数有所提高。3、复合物在小肠段的Ka和Papp分别为(0.438±0.068)h-1和(0.0755±0.028)cm·h-1,与黄芩苷镁盐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1、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颗粒内芯,以Eudragit L30D-55为肠溶衣制备得黄芩苷镁盐肠溶颗粒能够传递大部分黄芩苷镁盐到达小肠后释放。黄芩苷镁盐肠溶颗粒的药动学特征与黄芩苷肠溶颗粒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采用溶剂法可得到复合率较高的黄芩苷镁盐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复合物脂溶性提高。3、将黄芩苷镁盐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可显著提高其在小肠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