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近年来众多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而导致巨额损失的问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新协议》。新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中,建议今后各国际性大银行均应披露其操作风险的在险价值,并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此外还强调要求于2007年底开始采用高级法来计量操作风险的在险价值。在此背景下,加之面临入关后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国各商业银行为避免客户资源流失,必须要加强对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并建立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模型,以便及时正确地披露其操作风险的在险价值,因此对操作风险管理和计量的研究在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操作风险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产生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尚无学者研究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的操作风险损失类型,并从实证角度来研究其产生的主要根源,也未有学者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阐述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基于损失分布方法的操作风险评估模型将成为未来操作风险估计模型的主要发展趋势。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为探讨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并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模型,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 通过对中国三个城市的6家商业银行及监管机构的实际调研资料和对这些机构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损失类型。发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合规风险都是构成操作风险的最主要因素;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虽然目前仅是第三因素,但是随着银行网上业务的不断拓展,将会上升至第二大因素;实体损失发生的最少。这一结论为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制定相关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 通过分析2003年、2004年中国银监会对国内商业银行违规经营查处情况的通报和2002年以来媒体所曝光的商业银行违规大案要案,得出我国目前合规风险具有六个特点。进而,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剖析导致这些合规风险特点产生的根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不合理的激励机制、违规成本低、没有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三种情况导致了员工缺乏合规经营动力、银行缺乏合规文化的局面,进而使因合规风险而产生的操作风险频现。 针对目前商业银行网上业务急剧扩大的势头,指出银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是操作风险的第二大因素,我国银行因骇客攻击而导致的银行损失正在日益上升。为此,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与骇客、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博弈机理,寻找出我国商业银行因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而产生操作风险的深层原因。 根据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虽然执行分业经营的方针,但是混业经营开始萌芽并酝酿的现状,以及各业务类型的管理水平,划分出适于损失分布法计提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类型;并从操作风险成因的角度划分了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类型,进而提出计量中国操作风险损失值的参数。这些研究成果将会有助于中国正在着手进行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研究工作。 提出在损失频率服从泊松分布的前提下,当获得了操作风险损失金额的概率密度函数后,可以采用傅里叶级数简化卷积来计算出银行总损失的分布函数 T,最后再求出在一定置信水平%α下银行 VaR。并通过两个实例验证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剖析了中国商业银行产生操作风险的根源,并提出了基于损失分布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这一研究成果对当前中国操作风险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