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绩效评价的各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都展开过深入的讨论。评价主体的正确定位对于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标准的选择以及评价方法的运用都有着直接影响。作者从现代企业理论以及企业组织制度的契约关系中寻找答案,并最终将评价主体定位在商业银行各相关利益主体,不只包括股东,也包括了经营者和债权人。在研究商业银行绩效评价问题时,还有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是绩效评价内容,在和价值评估、资信评级等相关概念作出比较的基础上,作者明确了绩效评价所关注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的目标。 本文在对绩效评价理论界定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其中又重点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几种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商业银行内部经营业绩考评指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商业银行评级指标等从不同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评价所设置的指标体系。在借鉴、分析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作者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综合评价方法上,作者分别选用了两种不同的计分方法:功效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功效系数法是基于多目标规划原理提出来的,并假定功效分值和各指标数值呈线性关系。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大批量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由于最终评价分数具有明确的结论性含义,作为评价标准的指标优秀值和差值的确定就必须十分慎重。因子分析法是根据被评价样本银行多项指标实际观测值,通过数学坐标旋转降维,产生相互独立的主成份指标,并和相应权重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式,计算出被评价银行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该方法计算精度高、科学性强,但由于样本银行数量的限制或者指标某样本值的异常,可能会出现与实际情况脱节的评价结果。所以,作者采用两种评价方法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在验证可行性的同时进行比较,找出其各自作为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并得出评价结论,希望能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的发展提供可行思路抑或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