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养分含量的变化是影响植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具有制定合理有效的施肥对策、提高造林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木荷叶片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的研究还尚未见报,有鉴于此,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南方常见树种木荷为研究材料,通过对木荷叶片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不同森林恢复类型(第一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群落林相不整齐,马尾松林冠占据优势,与木荷冠顶差距较大;第二恢复类型群落林相不整齐,马尾松仍占据林冠上层,但是其下密布着木荷;第三恢复类型群落生长茂盛,林相比较整齐,木荷林冠占据优势;第四恢复类型为木荷纯林,群落林相整齐,季相变化不明显)、不同层次(上层0-30cm、中层30-60cm、下层60-90cm)、不同方位(东、南、西、北)之间的对比研究,分析木荷叶片中的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在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养分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施肥对策,提高木荷马尾松混交林、木荷防火林带等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同一森林恢复类型中,不同层次的木荷叶片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上层>中层>下层,而且这些元素在上、中、下三个层次之间的含量具有差异性。第一恢复类型中,C、N、Fe、Mn、Zn的含量在上、中、下层三个层次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Ca、Mg、Cu的含量在上层和下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上层和中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K的含量在上层和中层、上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层和下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恢复类型中,C、P、K、Mg、Cu、Zn的含量在上层和下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上层和中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N、Ca、Fe、Mn的含量在上层和中层、上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层和下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三恢复类型中,C、K、Mg、Zn的含量在上层和下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上层和中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N、P的含量的含量在上层和中层、上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层和下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Ca、Fe、Mn、Cu的含量在上、中、下层三个层次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第四恢复类型中,C、Ca的含量在上层和下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上层和中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N、P、Mg、Fe、Cu、Zn的含量在上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K、Mn的含量的含量在上层和中层、上层和下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层和下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木荷在不同方位叶片的N、P含量变化较为一致:北>西>东>南,但差异水平不显著。而C、K、Ca、Mg、Fe、Mn、Cu、Zn的含量在方位间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不显著。3、在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中,木荷叶片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而且除了 N、Ca的含量在四个森林恢复类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之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在四个森林恢复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4、木荷叶片的常量元素的含量特征表现为:C>N>K>Ca>Mg>P,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表现为:Mn>Fe>Zn>Cu。对木荷叶片中的10种元素进行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与N、P、Fe之间,N与P之间,K与Ca之间,Fe与Mn之间,N与Mn之间,Mg与Zn存在着显著或者极显著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