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S(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被公认为是“一个对当今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最合适的方法”,它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教育功能,因而成为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然而,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能否适应新的教育观念及模式的需要。师范教育承担着培训师资的重任,而传统的高师课程设置专业化、专门化倾向过重,课程内容更新缓慢,缺乏学科间的交叉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显然难以适应中等教育改革大力推行STS教育的需要。 本文探讨了STS教育的兴起原因和特点、国内外STS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当前开展STS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分析了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向,并结合中学教师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现状,指出构建适应中等教育推行STS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师素质结构的迫切性。提出在现有高师化学课程设置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与可行性,指出开设“科学-技术-社会”选修课是提高师范生综合科学素养,培养其今后能够胜任中学STS教育实践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设STS选修课,培养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探索性实践研究,开展了通过增设“科学-技术-社会”选修课,培养师范生综合科学素质和STS观念的教育实验。在国内首次翻译、修改和编纂了国际权威的STS观念调查表——VOSTS,并尝试了质性与量化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实验对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效果显著,对培养师范生的STS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实证研究表明研究者设计、编写并初步完善的体现STS教育思想的“科学-技术-社会”选修课讲义及探索的适合高师阶段化学专业的STS教学模式具有观念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的背景下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结构亦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彻底打破
历经13年风风雨雨的中美入世谈判不仅是中国复关入世进程中的关键步骤,也是近年来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尝试从谈判的角度对中美复关入世谈判加以考察。 文章前言部
[目的 ]了解芦荟制品祛黄褐斑的保健作用。 [方法 ] 3 0例黄褐斑志愿者每人每日服用以芦荟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 2次 ,每次 1粒 ,每粒 1g ,连续 3 0d。比较受试者黄褐斑的颜色
本文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了界定、分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三论”深入分析,提出“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是知识系统、非智力因素系统、智力系统、能力系统无序,并对转化
本文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我国1980-2008年之间的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家庭政策进行梳理,总结了相关政策的发展特点、内容构成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后,相关政策
1.54μm/1.06μm双波长输出激光器在目前光电对抗的背景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种激光器的工作基础是高重复频率喇曼频移激光器,由于激光器应用了介质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受
古隆起是长期的油气运聚中心,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今后的主要油气勘探领域之一。和田古隆起是近几年在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的古隆起。本文采用地质和地球物理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运用
朝鲜半岛局势作为东北亚问题的核心,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热点问题,可以说是“安全困境”的经典实例。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前景不但关乎东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