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梓葛冻干粉针剂是本团队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精心研制的组分药,主要由梓醇和葛根素组成,拟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上葛根素主要以血管扩张药的作用应用于脑梗死,而据课题组前期研究,梓醇具有神经保护及后期神经和血管重塑的作用。本文首次将两药合用,研究其是否具有治疗脑缺血及脑水肿的作用。方法1.葛根素与梓醇的配比筛选,采用Doehlert设计矩阵(DM),按照DM设计的剂量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7d后,以断尾法测其出血时间、毛细管法测凝血时间、亚硝酸钠中毒缺氧实验测其耐缺氧时间及急性脑缺血小鼠脑组织的MDA含量、SOD活性,以效应面优化法优选最佳结果。2.梓葛配伍的合理性验证,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3 mg/kg),葛根素组(A2 mg/kg),梓醇组(B2 mg/kg),梓葛组(A2B2 mg/kg),每组10只。于插线成功后3 h第一次给药,之后每天给药一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40 min后进行Longa和平衡木评分。断头取大脑,进行TTC染色,以生物医学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切片的脑梗死面积,根据脑切片梗死面积及切片间距离计算脑梗死体积。3.缺血脑组织脑水肿程度与神经行为学之间的规律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8个时相点进行分组,分别为3 h、6 h、12 h、24 h、48 h、72 h、5 d、7 d组,于各时相点进行行为学评价后处死动物测脑组织含水量,确定脑水肿的变化趋势,观察脑水肿程度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4.梓葛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研究,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和梓葛配伍组低(0.5×A2B2 mg/kg)、中(A2B2 mg/kg)、高剂量组(2×A2B2 mg/kg),每组10只。给药3d后取梗死侧脑组织测定含水量。采用干湿重法,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公式为:(湿重—干重)/湿重×100%.结果1.葛根素与梓醇的配比筛选:与空白组比较,梓葛配比各组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均有显著性的延长(P<0.05),NaNO2中毒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正常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梓葛7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果显示:小鼠尾静脉注射葛根素剂量为A mg/kg、梓醇剂量为B mg/kg的配比为最佳配比。换算为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葛根索A2 mg/kg、梓醇B2mg/kg。2.梓葛配伍的合理性验证:Longa评分与平衡木评分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神经行为学障碍(P<0.01),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对照,葛根素A2 mg/kg、梓醇B2 mg/kg、梓葛配伍A2B2 mg/kg均能明显降低动物的行为学障碍评分(P<0.05,P<0.01)。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显著增加(P<0.01),葛根素A2 mg/kg、梓醇B2 mg/kg、梓葛配伍A2B2 mg/kg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脑梗死体积(P<0.05,P<0.01)。3.缺血脑组织脑水肿程度与神经行为学之间的规律研究:大鼠脑梗死后12 h神经功能缺损严重,24 h至72 h最显著,其后逐渐恢复,7 d基本恢复正常。脑组织梗死脑组织含水量增加,水肿高峰出现在24 h-48 h,72 h后开始下降,至7 d基本恢复正常。4.梓葛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研究:梓葛配伍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P<0.05,P<0.01),其中,A2B2能使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降至正常水平。结论1.本研究证实,梓葛配伍能有效治疗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当葛根素A mg/kg、梓醇B mg/kg(小鼠尾静脉注射剂量)时治疗作用最佳。2.脑组织梗死后12 h行为学障碍逐渐加重、脑组织含水量增加。梓葛配伍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学障碍,并降低其脑组织含水量,其中,A2B2剂量能使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降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