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准则对会计实务具有规范与约束的作用。在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中,会计准则是信息加工与揭示的具体标准,会计准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最终会影响到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有效性。所以,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保证经济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之一。近年来,我国国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投资人与债权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会计准则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之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程度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由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使与之相关的信息披露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切对我国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准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会计准则的制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重要事件背景,对准则制定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在研究论证过程中,本文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准则制定实践的最新进展,大量有价值的例证贯穿其中,这也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论文结合我国转轨时期的经济特征,分析了我国准则制定目标的定位,认为当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以公众利益作为目标。对于会计准则的性质,文章分别介绍了技术规范观和经济后果观背景下准则制定的不同思路。第二章,论文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出发点,通过例证的方式,分析了两种准则制定导向的利弊,对目标导向进行了评价,并且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提出了我国未来准则制定导向选择的思路。针对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特殊社会经济背景,我国准则制定应以服务于会计目标为核心,充分利用原则与规则的优点,合理确定两者的比例,使准则的实施产生最佳的经济后果和社会效益。第三章,论文通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准则制定机构模式的描述,分析了政府模式和民间模式各自的特点,论证了寻租行为对准则制定机构独立性的影响,对政府模式和民间模式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会计准则制定方法包括准则制定程序和准则制定的逻辑基础两个方面。论文第四章通过中外准则制定程序的比较,揭示了近年来我国准则制定在程序的公开性和严密性方面取得的进步,同时指出了不足之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论文最后还对准则制定方法的逻辑基础进行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