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肿瘤新发病例的2%~3%,每年有近10万患者死于肾癌。在我国,肾癌是泌尿生殖系统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8.4男性和5.1女性被诊断为肾癌。处于同等环境暴露下的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肾癌发病风险,罹患肾癌后的生存时间也往往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环境暴露因素以外,遗传因素对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Ku70作为DSB修复通路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不仅在维持基因结构的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独立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调控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假设Ku7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1310C>G(rs2267437)与肾细胞癌的发病风险及其预后有关。本研究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20例新发肾细胞癌患者作为病例,同时选取未患肿瘤,并且与病例组不存在生物学关联的623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呈频数匹配。采用PCR-RFLP方法对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u70基因多态-1310C>G与肾细胞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实时定量PCR这两种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体外和体内两方面初步探讨Ku7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1310C>G对该基因转录调控方面的影响。本次随访选取符合要求的病例311例,随访开始于2004年5月,最近一次随访截止日期是2010年10月,每6个月随访一次。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的生存分析;以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以Log-rank检验来分析生存时间的差异,探讨Ku70基因多态-1310C>G与肾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位于Ku7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1310C>G与肾癌的发病风险有关,突变型G等位基因具有危险作用,携带CG型者较携带CC型者发生肾癌的风险增加1.38倍(95%CI=1.09-1.75),而CG/GG型携带者发生肾癌的风险较携带CC型者增加了1.39倍(95%CI=1.10-1.7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在人正常胚胎肾细胞HEK-293、肾腺癌细胞786-O以及胃腺癌细胞SGC-7901这三种细胞系中,Ku70基因启动子区的-1310G显著降低了Ku70基因的转录活性。实时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在38例肾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中,CG/GG型携带者的组织中Ku70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CC型携带者(P <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长者和高血压患者的生存时间缩短,但Ku70基因1310C>G多态位点与肾细胞癌的预后分析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研究结果提示,Ku70基因启动子区功能性多态-1310C>G与中国人群肾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为肾癌的病因学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