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地区中二叠世古海洋环境演化及Capitanian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二叠世是地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球板块构造聚合及气候环境变迁使得生物的生存处于不断的动荡之中,不仅发生了著名的Capitanian生物灭绝事件,而且还发生了一系列其他地质与环境事件,如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爆发、全球性海退及海洋缺氧等。然而,关于此次生物危机及相关地质事件的响应仍存在很多争议。首先是对Capitanian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机制的认识未能形成共识,尽管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及其所引发的气候-海洋环境变化被认为是导致生物灭绝的首要原因,但该时期火山活动、气候波动与海洋环境变化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地质过程仍缺乏充分的沉积地球化学证据。其次,海洋缺氧硫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被认为是导致中二叠世晚期海洋生物灭绝的重要原因,但中二叠世晚期海洋缺氧硫化的空间结构、时空演化、驱动机制及其与生物灭绝之间的因果关系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选取了下扬子地区处于不同沉积环境的四个中二叠统剖面/钻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岩石学、年代地层学、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铁组分等综合分析,探讨了中二叠世晚期生物灭绝及相关地质环境事件在深水沉积环境中的响应,重建了下扬子地区中二叠世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了古气候演化对上升流系统的影响,揭示了海洋缺氧环境的形成机制,探讨了Capitanian生物-环境事件间的成因联系,主要认识如下:1.通过沉积地球化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提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喷发及其伴随的海洋缺氧可能是导致Capitanian时期生物危机的主要原因的新认识。巢湖平顶山剖面孤峰组上部地层凝灰岩层的密集出现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初始喷发不仅在时间上(J.altudaensis带到J.xuanhanensis zone,~263-261.5 Ma)具有一致性,而且其两者在物质组成上也具有明显的亲缘性,表明该剖面凝灰岩层可能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喷发的产物。与此同时,放射虫的突然消失、高生产力的快速降低及浅海生物的大量死亡均表明下扬子地区生物危机可能开始于Capitanian中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活动的大规模喷发在时间上略早于此次生物危机的发生,表明两者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由于中二叠世晚期大规模海退发生的时间较晚,因此海退不是导致深水生物危机的直接原因,但海退所导致的浅海栖息地的丧失可能进一步加剧了浅海生物的危机。海洋缺氧与放射虫生物危机几乎同时发生,且随后硫化条件的加剧则进一步加速了生产力的降低及浅海生物的死亡。因此,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喷发及其伴随的海洋缺氧可能是导致生物危机的主要原因。2.结合界线凝灰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放射虫的分布特征,建立了下扬子地区(三条不同水深环境的剖面/钻孔)中二叠统地层连续的高分辨率的δ13Corg化学地层学格架。不同水深环境的δ13Corg记录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δ13Corg值从Kungurian晚期至Roadian早期明显升高,在Wordian晚期/C apitanian早期降低,但在Roadian-Wordian界限处发生正偏。Capitanian早-中期的δ13Corg值的显著正偏,可能是对“Kumura事件”的响应。然而,δ13C-87Sr/86Sr盒子模型研究表明,该时期碳同位素的正偏可能是由于潘吉亚大陆化学风化速率的显著下降所造成的,而非全球高生产力作用的结果。Capitanian中-晚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δ13Corg负偏。陆地有机质分解的轻碳同位素的大量输入可能是造成该时期δ13Corg负偏的主要原因。3.揭示了下扬子地区在中二叠世晚期发育广泛的上升流系统,且该上升流系统以发育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及氧最小带相关的缺氧水体条件为特征。和县钻孔孤峰组具有与现代上升流系统较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高的有机碳含量,相似的生物/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全岩沉积组成的富集系数、高的Cd/Mo比率及低的Co×Mn值等。孤峰组有机质的高度富集就是受上升流驱动的高初级生产力所控制的结果。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还揭示了中二叠世晚期上升流系统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在生物灭绝前的Capitanian早-中期具有间歇性硫化的缺氧条件和中-高初级生产力;Capitanian中期以更强的硫化条件及更高的初级生产力为特征;Capitanian中-晚期转变为具有低生产力的浅水氧化环境。伴随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爆发及大规模海退的发生,这种高生产力持续发展可能导致了海洋缺氧-硫化条件的加剧及扩张,从而可能使其在Capitanian中-晚期逐渐上涌至浅水区,最终导致了 Capitanian海洋生物危机。4.基于不同水深和沉积环境剖面/钻孔的高分辨率Fe-S-C-RSTEs数据研究,揭示了下扬子地区中二叠世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时空演化特征。下扬子地区中二叠世的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整体呈现出,早-中期(Roadian-Wordian期)以缺氧-铁化水体条件为主,而晚期(Capitanian期)更加缺氧-硫化条件的特征,并显示出了一个高度分层的氧最小带式的海洋水体结构,即硫化中层水动态的共存于氧化表层水体和铁化深层水之间。这种氧最小带式的氧化还原结构及其化跃层的位置、规模均会随着时间而波动,且受海洋高活性铁及硫酸盐储库间动态平衡的控制。这种氧最小带式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了下扬子地区古海洋水体在Capitanian早-中期缺氧硫化条件的加剧及扩张,这不仅制约了深水生物的演化,还威胁到底栖生物的生存。Capitanian中期之后,硫化水体在陆架至斜坡处的广泛分布,可能进一步导致了大规模的海洋生物消亡。5.探讨了中二叠世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与Capitanian生物-环境事件间的联系。中二叠世呈现由冷转暖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可能对古上升流系统及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下扬子巢湖地区深水斜坡-盆地相沉积的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Roadian-Capitanian早期时,全球气候以温暖-湿润为特征,此时下扬子沿岸发育强劲的上升流系统,并具有缺氧而非硫化的深层水体条件;随着Capitanian早-中期气候的快速变暖,上升流强度显著减弱并逐渐停滞,缓慢的海洋循环导致了洋盆的局限程度加剧,进一步促进了氧最小带的扩张及水体硫化加剧。Capitanian期全球变暖可能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喷发的结果,其通过全球的快速升温引发了古海洋温盐循环及大洋环流的剧烈波动,从而导致了海洋缺氧-硫化条件的加剧及扩张,最终导致了 Capitanian的海洋生物灭绝。
其他文献
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是一种具有轻质、防火、比强度高、隔热保温、节能利废等特点的新型无机泡沫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装饰、环保等诸多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然而,化学发泡水泥浆料在发泡过程中将会发生非常复杂的流变行为,如何使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获得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密度和理想的孔隙结构,成为了目前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和其他无机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仍未解决的难点。同时,超轻水泥基泡沫材料内
中亚造山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之一。它不仅记录了古亚洲洋长期的俯冲-增生历史,也是探究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的天然实验室。新疆北部准噶尔及邻区是中亚造山带西南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增生杂岩体和岩浆弧等地体之间的拼贴碰撞。其独特的岩浆造山过程以及成矿作用是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对剖析大陆造山作用类型和探讨大陆地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晚古生代是准噶尔及邻区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高峰期
生物质谱技术是常用的生命分析化学方法之一,它具有分析灵敏度高、无标记等优点,并且可以提供特定分析物的基本结构和定量信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和电喷雾电离(ESI)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的两种“软电离”技术,它们的发展增加了质谱的分析范围和敏感度,促进了质谱技术在生命化学领域的大力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生物大分子的分析。而生物芯片-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继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和毛细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是中国近海海域油气资源较丰富且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的沉积凹陷之一。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巨大,约占整个凹陷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0%。随着近些年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湖凹陷古近系渐新统花港组低渗致密砂岩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天然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古近系渐新统花港组已成为西湖凹陷低渗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最为重要的层位之一。伴随着对花港组致密砂岩天然气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低孔渗致密砂岩背景下
巴隆-沟里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受两期特提斯演化的影响,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加里东期、印支期侵入岩广泛分布。区内构造发育,地层、岩浆岩的分布受到区域性深大断裂昆中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为金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沟里地区是东昆仑造山带内重要的金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不断有新矿床(点)被发现报道,目前已控制的金金属量超过125吨。巴隆地区位于沟里地区西部约40km,成矿地质背景与沟里地
自显生宙以来,全球生物经历了五次集群绝灭,生物大绝灭事件时期的全球环境剧变一直是近年来各国生命科学界和地学界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晚三叠世的生物集群绝灭是目前五次绝灭中研究最薄弱的一环,其显著特征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浅海相碳酸盐台地淹没事件与有机碳、无机碳同位素的同步异常。论文以西藏羌塘地区丰富的海相早侏罗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生物地层资料基础上,对羌塘色哇地区索布查剖面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碳氧同
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执行者,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是无法超越它的教师的质量的。从发达国家的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历史来看,教师培训经历了从单向度地给教师提供统一的培训项目的初级阶段,到基于诊断性的数据的收集为教师制订个性化培训项目的高级阶段。然而,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培训项目以适合不同教师的需求(needs,notdemond)仍然是一个有待突破的问题。1999年我国教育部提出“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造成了90%以上海洋物种的灭绝,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由古生代型转变为现代型。异常波动的极端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在早三叠世呈现多幕式的复苏过程,整个生态系统直到中三叠世才开始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灭绝事件中,牙形石并未发生科、属级的灭绝,并且在种一级别上也只有30%的灭绝率,整个早三叠世牙形石快速演化,经历了多次
河西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和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路段,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历史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经过河西走廊由西向东传播,道教由东向西传播,多种宗教在河西走廊汇合与发展。当前,在河西走廊东部佛教文化强势发展的同时,民间道教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在民间蓬勃发展。河西走廊东部地区民间道教信仰氛围浓厚,多民族共同信仰,道教文化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学界较多关注河西走廊
中国近海陆相地层始新世发育湖相烃源岩。然而,源岩发育层段目前存在其成因模式复杂多变、影响烃源岩发育的盆地物源及盆地内的沉积环境演化及古气候响应不明晰等问题。本研究选择涠西南凹陷始新世流沙港组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测井、录井、岩心、重矿物及测试分析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为研究手段,重点对北部湾盆地物源、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高频层序地层、物源体系、沉积环境演化进行分析。然后,基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