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鲻科鱼类(Mugilidae),隶属于鲻形目(Mugiliformes),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的海洋和咸淡水中。尽管鲻科鱼类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学价值,但是由于其形态高度保守使得属内物种甚至属间物种都难以基于形态学特征完全的区分开来,因此其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一直未有结论性的解决。本研究采用DNA序列对浙江沿岸海域幼鱼期鲻科鱼类进行了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同时对不同前鳞鮻(L.affinis)地理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地理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浙江沿岸鲻科鱼类DNA条形码研究:通过对来自浙江沿岸227条幼鱼期鲻科鱼类COⅠ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611bp长度的DNA片段。共定义了48个单倍型(h),检测到183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165个简约信息位点;其中,单倍型多样性(Hd)是0.7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4858。在所有序列中共发现了6种鲻科鱼类,分别为前鳞鮻(Liza affinis)、鮻(Liza haematocheila)、大鳞鮻(Chelon macrolepis)、绿背鮻(Chelon subviridis)、长鳍凡鲻(Moolgarda cunnesius)和圆吻凡鲻(Moolgarda seheli),所有样本中前鳞鮻(L.affinis)的数量最多,占所有样本的73%。其中,长鳍凡鲻(M.cunnesius)和圆吻凡鲻(M.seheli)第一次在东海区出现。此外,前鳞鮻(L.affinis)和棱鮻(Liza carinata)可能是同种异名。根据Kimura双参数(K-2-P)模型,计算得种内距离为0.002-0.004,平均为0.003;属内距离为0.035-0.115,平均为0.079;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内的距离(约26倍)。浙江沿岸鲻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基于COⅠ基因构建的NJ、ML和BI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六个物种分为三个主要分支,正好对应三个属。此外,对这六个种进行了细胞色素b基因分析,并利用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并以鲻鱼(M.cephalus)为外群构建了系统树,发现COⅠ和细胞色素b构建的系统树基本相同。最后,通过RAD测序获得的SNPs构建的系统树发现通过这些标记所构建出来的系统树发现前鳞鮻(L.affinis)、鮻(L.haematocheila)、大鳞鮻(C.macrolepis)和绿背鮻(C.subviridis)聚成一支,且两个属存在交叉,这与COⅠ和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系统树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龟鲻属(Chelon)和鮻属(Liza)的两个种出现比较大的分歧。浙江沿岸前鳞鮻群体系统地理学研究:利用COⅠ基因对来自浙江沿岸4个区域10个地点的共166条前鳞鮻进行分析,发现其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都比较低,分别为:0.468和0.00117。提示群体可能在近期出现瓶颈效应或者创始者效应。错配分布分析和中性检测的结果都说明群体在近期经历了扩张事件。单倍型网络图分析,其整体形状呈现为星状,可能是在瓶颈效应或者创始者效应之后出现了群体扩张。另外,AMOVA分析发现在群体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这说明群体不存在遗传结构。遗传分化指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说明这些群体不存在遗传分化。这些结果显示浙江沿岸的前鳞鮻群体可能缺乏地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