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来,我国的市县关系始终处于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市县关系在“分治—合治—分治”间几度徘徊,最终发展成为今天占主导形式的市管县体制。然而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市场、社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间府际关系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市县关系改革呈现出新动向,越来越多地区试图从行政架构上寻找改革的突破口,积极推进市县关系改革。未来应如何建构和谐的市县关系?如何推动区域治理进步?本文借助美国区域治理理论来审视当前我国市县关系改革,希冀能将国外区域治理理论与中国政治环境相结合,协调和整合市县政府间关系,建构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政府体制和治理模式。首先,论文以时间轴为序对建国六十年我国市县关系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省管县体制的萌芽发展、市管县体制的起源形成时期、市管县的消滞与复苏时期、市管县膨胀扩展时期、省管县体制复苏深化时期五个阶段;并对演变背后的逻辑进行了归纳,从市管县到省管县之间的转变中提炼出五大动因:制度供需矛盾是核心、政治环境变化是基础、市场秩序扩展是根本、集权分权转变是动力、政府权责对称是关键。其次,论文概述了美国百年区域治理史,从制度背景、学说主张、治理实践、理论创新和理论纷争几个方面,对三大主流学派——倡导权威统一大都市区政府的区域主义、推崇多中心治理体系的公共选择学派、鼓励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网络的新区域主义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从制度基础、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三个角度将我国市县关系演变历程背后的动因与美国区域治理理论演变过程逻辑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论文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变迁与新老区域主义在美国的更替存在着诸多相似性,可以说市管县体制与传统区域主义的内涵不谋而合、而省管县体制与新区域主义的精神殊途同归。因此新区域主义对未来我国如何更好的协调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关系以实现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与共赢有借鉴意义,要想构建和谐健康的市县关系,需要政府优化层级结构、合理调整行政区划;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强化合作意识、搭建市县合作平台;改革现有法律、财政、人事等制度,搞好改革制度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