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信息是政府信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统计信息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信息的决策支撑作用也不断凸显。市场经济越发达,统计信息的作用越显著,对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统计公信力不断受到质疑。统计公信力下降很大程度上源于统计工作的公开透明度不够,社会公众关注统计数据却又没有正常渠道了解统计数据生产的方法及过程,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存在偏差,难免会对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产生误解或者错误的认识。一旦信息公开,很多质疑、误解便不攻自破,所以,提高统计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是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当务之急。有效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就必须要牢牢把握统计信息公开这条主线。论文在借鉴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发展的基础上,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信息供需原理,以四川省统计信息公开为例,探索从统计信息公开方面提升统计公信力的方法。论文的主要结论为:提升统计公信力的关键在于统计信息公开,统计信息公开的要素由四个方面组成:信息的可提供性与满足性,即能否提供足够的统计信息量;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即统计数据的质量;信息汇总与加工过程的正确性与权威性;信息公开内容的针对性与可理解性。当前制约统计信息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在于统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不平衡:统计信息公开供给与需求量的相对不平衡、统计信息公开内容与公众需求的相对不平衡、统计信息公开时效与公众要求的相对不平衡及统计信息公开形式与公众需求的相对不平衡。提升统计公信力,应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1)加强计自身建设,提高统计公信力。首先,完善组织机构,实现管理机制的最优化;其次,把握源头数据,实现数据质量的最优化。(2)优化流程以提升统计公信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统计信息公开的时效;准确把握公众信息需求,实现信息公开供需平衡。(3)控制终端以提升统计公信力。科学解读统计数据以提升统计公信力,健全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服务后期追踪反馈。(4)加大公众对统计工作的参与程度。主要从培育公众的统计素养、统计数据发布与背景解读相结合及强化对公众质疑的回应力及答辩力等三个方面入手。论文可能的创新在于两个方面:(1)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综合分析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多,但基于统计信息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还较少。本文试图在众多的政府信息中,从统计信息角度切入展开研究,为政府信息公开打开一个新的研究视角。(2)本文以四川为样本,通过深入研究四川统计信息公开与公信力塑造,为全国统计系统的信息公开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