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瘑疮”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范畴,中医学又称之为“蜗疮”,中医文献中依据湿疹其发病部位和性质特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瘑疮的发病部位局限于手足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手足部湿疹。手部湿疹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发病人群的特殊及其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与一般湿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所以大多的学者把它与普通湿疹区别开来对待,其治疗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中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除湿洗剂外用以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主客观症状的变化来体现出除湿洗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能够更好地改进方药,更好地治疗该疾病提供了依据,从而能够促使临床研究出更多的新药,也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对照实验,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手部湿疹的患者。共收集病例68例,剔除11例,将余下57例病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除湿洗剂,水煎一次,取汁250ml,倒入盆中添加温开水将之稀释至淡黄色,水温控制在皮温,然后泡洗患处,每次20分钟,一日一次,泡洗完之后再均匀的涂抹加味黄芩膏于患处。对照组:加味黄芩膏,将药膏每日1次薄层均匀涂于患处。治疗期间要生活规律,忌食辛辣刺激、海鲜发物等,避免触碰洗涤剂、化学制剂等易致敏的物品,调畅情志。四周后复诊,复诊时详细的填写包括疾病的主客观症状(皮损的形态、面积、瘙痒程度)及有无不良反应在内的表格,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按照各项临床疗效观察指标,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并分析各项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结果:两组患者的HECSI、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评分在治疗前后对比的检验中P<0.05,说明两组的各项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2%,且X2=22.862,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瘙痒程度改善百分比72.7%,高于对照组的瘙痒程度改善百分比29.2%,且X2=10.736,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HECSI、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