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不仅是用来组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也是学习者所能获得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在幼儿汉语教学的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心理、生理、语言水平等因素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明显不同于成人课堂。本文以泰国甲米府桑通学校幼儿部两位教师的教学语言为考察对象,以该校小学部两位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为参照对象,笔者对这四位教师半学期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共收集教学录像资料32课时,约1600分钟,并将录像转写为二十四万字的文字语料,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总体考察方面,第一,本文发现由于幼儿的认知、记忆、注意等各方面的能力还处在发展之中,能够主动配合教师进行学习的程度有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着主导角色;通过同参照对象教学语言使用情况的对比,发现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贯彻了少讲、多练、重视课堂总结的原则;通过进一步对教师语言内容的考察,本文发现幼儿教师多使用歌曲、歌谣等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使得这部分教学语言富有节奏性、韵律性。第二,在和参照对象教学语言对比的基础上,本文发现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拟声词、语气词及叹词:表感叹或表祈使时使用语气词能够缓和教师语气,降低威严感,增加幼儿教师语言的亲和力;使用叹词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呈现出情感外放的特点。分类考察方面,第一,本文发现幼儿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注意到了导入语的使用,歌曲热身导入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使用的结束语较为全面,包括对学习内容的总结、反馈及对幼儿礼仪行为的教导;所使用的指令语中包含的核心动词相对简单。第二,幼儿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内容用语中,解析语较为简单,教师多变换形式,大量使用示范语,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语音示范;在说明练习内容时,也借助了动作、教具等辅助形式,使得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丰富;再次,在幼儿教师所使用的师生交流用语中,幼儿教师进行反馈的次数要远高于提问的次数,且教师多给予学生积极反馈;幼儿教师在提问时多使用展示性问题,对问题的解答也以集体作答为主。最后,通过对桑通学校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考察,本文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泰国幼儿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以进一步促进泰国幼儿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