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缺血损伤后病灶区由缺血中心区及缺血周边区组成。两者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周边区会逐渐缩小。由于缺血周边区脑组织损伤具有可逆性,因此,及时恢复血供将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研究显示,神经生长因子(NGF)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神经营养作用,而且能够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血液供应,从而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而CD34作为新生血管标记物,可用于新生血管的检测。近年来发现中药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及其活性成分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简称TSG)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另外,有研究显示二苯乙烯苷能够提高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本研究以二苯乙烯苷为干预手段,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通过动态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周边区NGF及VEGF的表达变化,并以CD34作为检测新生血管的指标,结合病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探讨该药在脑缺血保护作用中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脑缺血的防治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400-500g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鼠龄20个月。分为3组:对照组(n=24),模型组(n=24),TSG组(n=24)。TSG以剂量60mg/kg/d灌胃,给药体积5ml/kg/d,模型组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预先灌胃七天,第七天灌胃后1 h行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按Longa的5级标准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缺血再灌注后6h、24h、48 h、7d共4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分别采用HE染色观察缺血周边区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GF、VEGF及CD34表达变化。结果1、TSG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除6 h外其余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2、TSG组与模型组再灌注24 h的HE染色均显示出典型的坏死灶和神经元丢失。3、对照组各时间点检测到少量NGF及VEGF的表达。模型组与TSG组NGF、VEGF的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NGF及VEGF再灌注6 h后在缺血周边区顶叶皮质出现阳性表达,24 h达到高峰,48 h表达明显下降,7天少量表达。而CD34在对照组未见表达,缺血再灌注后6 h缺血周边区顶叶皮质出现CD34阳性表达细胞;再灌注24h、48h及7d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7d时表达量最多。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各时间点NGF、VEGF及CD34的表达明显上调;与模型组比,TSG组各时间点NGF、VEGF及CD34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二苯乙烯苷可能通过诱导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GF蛋白表达上调,增加VEGF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再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