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辽宁省青少年的创伤后症状、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韧性的现状,探讨青少年创伤后症状、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为在社区和学校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5月至12月在辽宁省六座城市的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运用青少年创伤后症状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评估青少年的创伤后症状、心理韧性以及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应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以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创伤后症状量表筛选结果显示:39.76%的(N=2292)青少年至少经历过一次创伤事件,12.65%的青少年考虑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2.36%的青少年疑似为PTSD;2.03%的青少年考虑确诊为PTSD。2.青少年创伤后症状: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创伤后症状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在不和睦家庭的青少年的创伤后症状得分高于处于和睦家庭(P<0.05);经历了与父母有关的创伤事件的青少年的创伤后症状得分高于经历了与父母无关的创伤事件的青少年的创伤后症状得分(P<0.05)。3.青少年心理韧性:女生的心理韧性总分高于男生(P<0.05);不同家庭状态的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历了与父母无关的创伤事件的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总分高于经历了与父母有关的创伤事件的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总分(P<0.05)。本研究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状态下的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历了不同创伤事件类型的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青少年创伤后症状与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权威型家教方式维度均成负相关(P<0.01);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专制型家教方式维度成正相关(P<0.01)。6.家庭教养方式的三个维度(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心理韧性的四个维度(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以及一般资料中的家庭状态是创伤后症状的预测变量(F=40.21,P=0.00)。7.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家庭教养方式对心理韧性具有直接影响(γ1=0.70,P<0.01),对创伤后症状有直接影响(γ2=-0.15,P<0.05),心理韧性对创伤后症状有直接影响(γ3=-0.43,P<0.01),此外,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心理韧性对创伤后症状有间接影响(γ4=-0.30,P<0.01),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共可解释创伤后症状30%的变异量。结论1.青少年的家庭状态、经历的创伤事件类型对创伤后症状有一定的影响,不和睦家庭青少年的创伤后症状更严重,经历了与父母有关的创伤事件的青少年的创伤后症状更严重。2.青少年性别、经历的创伤事件类型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影响,女生的心理韧性高于男生;3.青少年的家庭状态、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是创伤后症状的预测变量;4.心理韧性可作为中介变量作用于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5.学校、社区护理人员以及社会有关部门应该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韧性以及有效对抗创伤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