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像学及循环内皮微颗粒相关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川崎病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研究目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各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研究。方法:配对测定50例KD患儿(急性期50人、亚急性期47人、恢复期48人)及19例正常对照儿童、28例发热待查患儿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olw Mediated Dilatation, FMD),并对恢复期患儿依据冠脉有无损害分成两个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正常对照组和发热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42,P<0.001);川崎病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和发热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恢复期川崎病患儿无论冠脉有无扩张性损害,其FMD无统计学差异(P=0.421)结论:无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KD患儿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能初步无创性反映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一种简便而无创的检查手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第二部分川崎病内皮微颗粒水平变化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的相关性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浆CD144+/CD42b-、CD62E+、CD105+内皮微颗粒血清学水平的变化,并与川崎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相联系,探讨川崎病各期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方法:①将KD患儿按病期配对分成三组:急性期30人次、亚急性期28人次、恢复期30人40例次(其中10人在恢复期<6月及>6月各检查一次),与健康儿童组12例及发热对照组12例对照;②将KD恢复期患儿根据超声心动图表现分两个亚组:冠脉损伤组(CAL)与无冠脉损伤组(no coronary artery lesion, NCAL)。对以上儿童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其外周血CD144+/CD42b-EMP、CD62E+EMP、CD105+EMP比例及绝对数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分析其与CD144+/CD42b-EMP、CD62E+EMP、CD105+EMP比例及绝对数相关性。结果:①川崎病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CD144+/CD42b-EMP比例及绝对数、CD62E+EMP比例及绝对数、CD105+EMP绝对数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27.97、21.88、20.23、18.66,P=0.05、0.00、0.00、0.00、0.00),CD105+EMP比例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2.16,P=0.70)。与发热对照组比较,KD患儿急性期CD62E+EMP比例高于发热儿童,其余各期血浆EMP比例及绝对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论恢复期有无冠脉扩张性损害,两亚组间血浆CD144+/CD42b-EMP、CD62E+EMP、CD105+EMP比例及绝对值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控制分组与冠脉扩张后,FMD依然与CD144+/CD42b-EMP、 CD62E+EMP、CD105+EMP绝对数有负相关(r=-0.312、-0.341、-0.293, P=0.004、0.002、0.008)。结论: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EMP水平均明显升高,恢复期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提示KD恢复期内皮损伤持续存在,EMP水平的监测可用于KD长期预后评估。EMP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相关,提示内皮微颗粒能反应内皮损伤和(或)内皮功能障碍,是川崎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影响下,中学班主任成为了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人物,由于中学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好坏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性,同时关系着学生各个方面素质与能力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但是就目前来看,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应用还存在
目的:对柔韧性扁平足患儿的应力位后足冠状位X线片的测量方法与传统侧位片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研究应力位后足冠状位X线片的测量结果在不同患
摘 要:通过课堂教学,多与科技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同时,在教学中注重物理学史的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开展趣味课外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科技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科技意识 趣味实验 物理学史  伴随着时代发展,物理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增强对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提高科技认识起着重要作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分析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2014.1-2017.12期间于衡阳市三级医院就诊的胃肠道间质瘤
背景:   这篇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超声和钼靶在中国女性可触及的乳腺肿物的术前评估中的价值,从而为来自中国的乳腺肿物患者提供一种可依赖的术前诊断方法。这样既可以为乳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