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初年,为了抵御金人的侵袭,宋廷被迫进行空间战略调整,开始实行制置司战区制度,先后设置多个制置司,各制置司按战区划分,负责辖区内的军事防御事务。建炎三年(1129)闰八月,宋廷正式设置沿江制置司,最初兼建康知府,治司建康。沿江制置司最高长官为制置使,下设副使及参议官等属官。最初,沿江制置使及副使同驻建康,副使主要辅佐正使处理日常事务,没有独立辖区。嘉定年间,沿江制置司首次设置副司于鄂州,沿江制置副使开始独立处理事务,并拥有独立的辖区。沿江制置司不同于别的制置司,不仅仅负责某一州、路的防御,而是负责几千里长江沿线的军事防御,横跨数路。在南宋一朝,沿江制置司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治所几经变动,其辖区范围亦有更大的变动。因此,本文首先对沿江制置司的沿革作考证,并对其辖区范围在各时期的变动进行具体考证。沿江制置司作为南宋江防任务繁重的产物,最初主要掌管沿江州郡的军事事务,措置江防是沿江制置使最初的军事职能。在南宋后期,战争的需要使地方权力由分散走向集中,沿江制置使同其他制置使一样开始身兼多职,权力逐渐渗透到军政之外的领域,职能渐趋全面,成为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的地方大阃。沿江制置使从最初的普通官员变为地方显要,这一变化正是从其职能的逐渐全面开始的。本文通过对沿江制置司的机构设置作简单的介绍,分析其属官的作用和任职情况,并对沿江制置使及其副使的基本职能作重点分析,最后为论述沿江制置司的国防作用打下坚实基础。沿江制置司单独存在几十年,终南宋一朝,出现了几十任的沿江制置使及副使,本文通过对历任的沿江制置使及副使的考证,分析其任职资格、特点及个别制置使的具体作为。沿江制置司不是一个独立机构,在南宋中后期和其它制置司之间战略互动较多,通过论述沿江制置司和别司之间的战略联系,分析其在对金、元战争中的作用,继而得以窥见其在南宋不同时期的国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