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840年-1927年的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变迁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至1927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历经封建制度逐步瓦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完全形成、民国政府成立与民主思想普及三次重大历史变革,本文依此将这一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思想发展历程分为“萌芽”(1840年-1899年)、“兴盛”(1900年-1911年)、“飞跃”(1912年-1927年)三个阶段,以各个阶段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各阶段女子职业教育思想得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思想特点。并通过对其三次变迁的论述,总结1840年至1927年间中国近代社会女子职业教育思想演变的整体特征,从而找出女子职业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规律性的因素。   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千年的国门,旧的政治体制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开始逐步崩溃,以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及维新派意识到占中国人口半数的妇女的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开始提倡以“贤妻良母”为培养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女子职业教育,即侧重于“母职”的培养,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由此萌发。   随着1900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正式形成,以家庭为主的女子职业教育观已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转而被“实用主义”、“经济强国”为主旨的一种新式教育思想所替代,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实业救国行动,女子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繁荣期。无论是康梁的“贤妻良母”,还是张謇的“实业救国”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挽救腐朽的清政权,带有较明显的封建色彩。   1912年-1927年,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民主平等观念的宣传更为深入,女子主体意识进一步觉醒,“男女平权”的观念逐步为全社会所认同,胡适、蔡元培、黄炎培等人在教育宗旨、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对女子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主张,促进了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性变革,将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从“国”转至女“人”自身。   纵观这八十余年,女子职业教育思想虽历经三次变迁,但它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社会而自存,它的变革与社会各因素息息相关,受到当时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主流思潮和社会风俗的约束,发展虽缓慢甚至有回流现象,但从整体上看呈上升趋势。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梳理工作,分析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三次变迁的动因及演变特征,总结其发展规律,为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性研究工作做一个较好的补充。
其他文献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以及土家音乐自身的演变,土家音乐文化固有的传承方式已经无法再满足其传播和继承的需求。对土家音乐文化进行数字化的开发与传播势在必行[1]。近几
分析了交流励磁变速电机的运行原理及控制方式 ,探讨了交流励磁变速机组在抽水蓄能电站中应用的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and control me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肩负着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任务繁重。而现状却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胜任相应的职位需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搜索引擎作为该信息平台的一种首选导航系统,由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搜索引擎从产生至今,历
期刊
教育的本质是铸造理想人格。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对理想人格的特殊规定是个人的全面发展。理想人格与人的素质有着内在关系。理想人格
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我国发展至今,把学生当作教育活动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已在教育理论界达成共识,在教育实践中付诸实施。然而,在党的建设领域,针对学生党员教育,这种思想
本研究依据质化研究“描述和总结”的研究特性,通过同质型抽样和典型个案抽样的方式,选取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我国的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各种新建工程越来越多,测量工作作为工程项目实施与建设的基础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项新技术应用在测绘工作中,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与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保证了新建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就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活动,它追求着个体与社会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最大获益。准确地理解学校道德教育的功利性,不但有利于丰富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改进学校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