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治未病”是祖国传统医学原创性的观点之一,主要涵盖三层含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上海已经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然而相关工作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提高之处。研究目的:通过了解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认知现状,以及发展需求等情况,探索认知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对“治未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居民“治未病”服务利用率和完善服务体系的途径,最终为社区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和发展思路。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讨论结合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分别针对社区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的中医“治未病”认知现状调查问卷。于2016年3月至6月期间对上海黄浦区、闵行区、青浦区等区域的2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和门诊病人及其陪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运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基本情况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医务人员、社区居民对“治未病”有关服务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并根据分析结果与需要计算OR值或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性水平取值α=0.05。研究结果:(1)社区医务人员:医务人员问卷共发放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2份。其中男性324人(27.6%),女性848人(72.4%)。各类型执业医师1000人(85.3%),护士93人(7.9%),行政管理人员79人(6.7%)。被访医务人员“治未病”知晓率较高,达到92.5%,主要是通过单位讲座会议(57.3%)、单位宣传栏(57.2%)等途径知晓。被访者对“治未病”的认知停留在表浅的层面,对服务主要内容不包含“疾病诊治”、服务对象包含“健康人”等的认知不够清晰。尤其是对“治未病”主要服务内容不包含“疾病诊治”在不同特征的医务人员中普遍存在认知不清的情况。而通过上级管理部门文件传达、单位内部讲座会议、单位宣传栏等途径知晓“治未病”的医务人员对服务对象包含“健康人”的认知正确率较高。此外,收入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也是影响医务人员中对“治未病”认知的因素。60%的被访者认为目前“治未病”缺乏稳定服务人群;超过70%的被访者认为有必要与社会资本联合开展相关服务;超过一半的被访者认为目前“治未病”人才队伍不合适,其中主要认为队伍规模偏小,学历偏低;57.5%的被访者对“治未病”整体情况不满意,其中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方面是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分别达到78.0%和77.4%,其次是服务标准或者指南制定方面为62.2%。过半数的被访者表示工作中运用到了中医药预防保健(治未病)相关技术手段,对自己“治未病”相关理论知识满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实践技能;对提高实践技能的需求比例最高;超过八成的被访者最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相关知识或技能的提高,其次约30%的被访者希望通过院校教育提高相关知识或技能。(2)社区居民:居民问卷共计发放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8份。其中男性635人(42.7%),女性853人(57.3%)。被访居民“治未病”知晓率较低,为57.1%;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听(48.4%),报纸书籍杂志(36.9%),社区宣传(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5.5%)等途径知晓。80.9%的被访者表示愿意或者非常愿意尝试“治未病”服务;影响其没有利用相关服务的因素中被访者自选前三位因素分别是技术水平、不了解服务内容、费用等;被访社区居民“治未病”相关认知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个人月均收入以及是否听说过治未病、是否通过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手机微信/网络这些途径知晓。知晓率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的知晓率更低,认知水平也更低。研究结论:社区医务人员中医“治未病”知晓率较高,但是认知停留在较表浅的水平,体制内途径宣传“治未病”人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及更好的效果,可通过加强体制内途径宣传并强调“治未病”服务内容和对象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认知深度。同时可通过医务人员欢迎的继续教育等方式对社区医务人员需求较高的相关实践技能等扩大培训范围,使更多的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治未病”技术手段。此外,加强基层“治未病”服务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以及制定完备、可操作性强的服务指南等仍是当前提高“治未病”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前上海地区“治未病”宣传效果有限,社区居民“治未病”知晓率仍较低,对“治未病”服务对象认知同样不够清晰明确,且受教育程度低者、高龄老人、低收入者、农业户籍人群等“弱势群体”是相关知识宣传“盲点”。除了提高社区居民对“治未病”服务知晓率和认知程度外应该让社区居民参与到“治未病”服务决策中,促进其利用相关服务。政策建议:1.健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2.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优化“治未病”服务供给决策机制。3.优化科普宣传方案,提高“治未病”知晓率的同时提高认知水平。4.加强服务内容和形式等的开发和完善。5.重视开发和丰富“治未病”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