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沃与石墨一雄田园小说中的“英国性”与帝国主义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x2008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E.M.福斯特,伊夫林·沃和石黑一雄的三本作品为例,试析二十世纪英国田园题材小说中“英国性”的流变。上个世纪见证了大英帝国势力由盛转衰的过程,从爱德华时期(1900-1914)的顶点,到世纪中期帝国的式微,及至二战以后彻底的崩溃。帝国的衰亡直接影响了三个时期“英国性”的建构。纵观二十世纪的田园小说,有一个贯穿始末的倾向,就是作家执迷于描绘和美化英国的乡村。本研究主要探讨“英国性”和帝国盛衰之间的内在联系。爱德华时期,宗主国英国的领土只占帝国版图一隅,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都有高度的对外开放性,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典型地刻画了作者的“宗主国视野”。帝国的外延与异化特性驱使宗主国作家回归英国乡村寻求独特、稳固的“英国性”。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帝国势力日益衰弱,英国作家的视野也逐渐缩小,聚焦点从帝国转到英国本身。沃的《旧地重游》印证了这个时期整体文化氛围的变迁。重回“小英伦”,从帝国普世主义回归到狭隘的岛国主义,沃的小说以乡村宅邸为隐喻深刻剖析了帝国主义与“英国性”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成书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盛世遗踪》则是世纪末对“英国性”的重新界定。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解构了以乡村宅邸、风景、管家与绅士为主要元素的“英国性”。其小说批判了撒切尔时代英国文艺界弥漫的怀旧情绪,是对“后帝国”时代“英国性”的最好阐释。
其他文献
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英译本《红楼梦》,即The Story ofthe Stone,被普遍认为是归化的翻译风格。他以目标语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再现了原著的艺术魅力,为《
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解释了奥巴马的竞选成功中的修辞学因素,他的演讲征服了亿万选民。把他和林肯以及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也毫不为过。对于各种修辞手法,他都运用自如。这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1875--1955)是20世纪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百年来倍受瞩目,《死于威尼斯》是其中一部颇负盛名的作品。本文以其中篇
构词学是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呈现多元化研究趋势。构词语义学为构词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拓宽了构词学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构词学研究的内容。   论文对构词学的产生和发展以
日语间接回指作为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之一,对其实质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回指现象,保证语篇的整体连贯性,准确无误地理解语篇意义,顺利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架起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桥梁。汉语熟语和英语习语都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汉语熟语英译研究对于日益增长的中西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