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提琴演奏的纯音乐呈现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为演奏者的乐思表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乐思和表达经常会出现分离状况。比如,懂乐思有思想的,如果技巧不足,乐思无法准确地表达;而技巧娴熟的,如果不解风情缺乏内涵,还是不能很好地表达。笔者作为一名小提琴演奏专业的学生,演奏的时候,同样会面临由形入神的种种挑战。因为,每接触一首新曲,我们都首先是从技术的层面切入的,却忘记去关注曲作者最初所想表达的乐思。无数的事实证明,要进入乐思这个核心层面,其修炼的功夫往往在“诗”外,根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在小提琴演奏学习中,有可能存在重技巧、轻文化的现象,有些学生不爱读书,对文史哲不感兴趣,忽视音乐文化知识积累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而要把握好演奏中的精髓,就是要先理解曲作者对乐曲乐思的构建,再去表达更进一步的内在体会。本文试图就小提琴演奏中的乐思表达问题,作一番较为深入的思考,借以探索如何在小提琴演奏中更好地理解曲作者乐思并表达乐曲的乐思。在文章第一部分,笔者紧密结合小提琴演奏的实际,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乐思的本质、乐思的内涵、乐思的来源,进而强调乐思表达应该成为小提琴演奏者的终极追求。提出了乐思的本质是人性,乐思的内涵是情感,乐思的来源是生活,而这些来源又包括精神追求、阅历积累和灵感迸发等独家观点。在文章第二部分,笔者以小提琴演奏的乐思表达为论述基础,围绕乐思表达的概念、乐思表达的问题、乐思表达的本质、乐思表达的特点、乐思表达的手段、乐思表达的曲式、乐思表达的语言、乐思表达的层次等七个分论点,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借以探讨如何在小提琴演奏中更好地表达乐思。并提出要想演绎好一个乐曲的乐思,必须先要了解曲作者最初想在乐曲中展现的乐思,进而通过对文学艺术心理学等人文方面科学方面的储备,来达到二次演绎,从而表达出作者与演奏者的乐思,让听众拥有全面的细致的音乐体验。文章提出了小提琴演奏中易出现艺与术分离的问题;指出了情感宣泄是乐思表达的本质,细致阐述了乐思表达所具有的四大特性,在强调乐思表达技巧的同时,注重演奏者对曲式结构和表情符号的研究与把握,分析了乐思表达的语言形成来自于艺术直觉和专业训练,首次提出了乐思表达所包含的具象、意象、抽象三个层次的论点。文章最后,提炼出了如下鲜明而响亮的结论:小提琴演奏中艺与术的问题,其实是道与技的关系,有技无道,是皮囊不是生命;有道无技,是哲学不是音乐。只有将有乐思的艺与有技巧的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是小提琴演奏艺术之最高境界。术有极限,艺无止境。所以学习、体验、思考与练习,是小提琴演奏者终生都需要修炼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