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一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其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复杂,江河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地区由于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随着国家对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视和不断的加大投入,该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突飞猛进。本研究通过选取青藏高原地区66种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56种指示物种,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分析(GAP)、系统保护规划(SCP)等国际先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评估方法评估了当前已建设的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进行了分析;依据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方法对研究区123个自然保护区展开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通过模拟RegCM3区域气候模式A1B情景下指示物种分别在2050s和2090s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现有保护区在模拟场景下潜在生境的保护状况。本研究主要结论:1.该研究确定了青藏高原地区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岷山-邛崃、横断山南端、喜马拉雅东段、喜马拉雅中端、羌塘南部、羌塘北部、三河源、库姆塔格-阿尔金山和祁连山-青海湖。邛崃-岷山和三江源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分最高,分别达到了87.65和86.12;库姆塔格-阿尔金山优先区的分值最低,为43.67。2.从研究区23个陆地生态区内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看,有14个(60.9%)生态区的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超过了17%,已经实现保护目标;2个(8.7%)生态区覆盖率介于10%-17%,基本实现保护目标;其余7个(30.4%)生态区覆盖率小于10%。3. 56个指示物种和65个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在现有保护区系统得到较好覆盖。52个(92.86%)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完全实现了保护目标,2个(3.6%)物种基本实现了保护目标,2个(3.6%)物种没有实现保护目标。自然保护区对指示物种保护的总贡献率达到了97.02%,其中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贡献率为89.66%。高达44个(67.69%)优先生态系统被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较高,10个(12.38%)优先生态系统满足保护需要,另外还有11个(16.92%)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没有实现最低保护目标。4.气候变化后,青藏高原东部仍是物种丰富度最集中的区域,并表现为向西北方向高海拔区域扩张的趋势;中部高海拔地区指示物种丰富度减少较明显,从2050s到2090s年,出现由5-10种/50km2下降到少于5种/50km2,使得较高物种丰富度的区域在2090s呈现明显的破碎化现象。在2050s和2090s两个时期能实现对50个指示物种的保护目标,其中兽类29个,鸟类21个。在两个时期自然保护区对指示物种保护的总贡献率为96.11%和95.7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的总贡献率分别为80.79%和86.10%。5.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结果看,青藏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指示物种分布集中的区域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人员编制短缺、缺少运行经费、没有保护区法而导致执法困难、保护区管理体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存在野生动物肇事日益增多而相关费用有限导致当地牧民与保护区关系紧张、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压力大、没有综合执法授权导致执法环境较差等亟需解决的问题。6.在对陆地生态区保护空缺、优先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空缺、指示物种的保护空缺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保护空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未来气候模式下物种生境变化之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综合各因素,提出了青藏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规划,针对物种和优先生态系统空缺,在9个区域新建自然保护区,升级部分位于优先区的省级及其以下保护区为国家级,在横断山向三江源的过渡区域建立廊道,在此基础上,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提高保护区管理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