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结构多维地震响应计算方法的对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d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格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在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规范”)中已明确,网格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考虑多维地震效应。目前网格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主要是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但前者在处理多维地震作用计算过于粗糙,且与后者在参数取值方面缺乏对应关系。本文引入随机振动理论来建立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间的联系,通过考察各向地震动分量的互相关性,分析了规范反应谱法的多维地震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并探讨了生成与规范反应谱相协调的多维地震波的方法。本文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对规范反应谱法的多维地震效应组合公式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对比分析了Penzien和黄玉平关于多维地震动功率谱的研究成果,指出了黄玉平提出的两向水平地震动的自谱以及互谱相等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因为两向地震动在进行主轴转化后成为了单向地震动,这与实际不符。文中基于Penzien的主轴理论,提出了三维地震动效应的组合公式采用SEk1=√(αSx)2+(βSy)2+(γSz)2的形式在理论上更为合理。进一步分别采用随机振动法和反应谱法对矩形平面网架、双层球面网壳两个算例进行了多维地震作用计算,验证了上述建议组合公式的有效性,并对组合系数α、β和γ的取值进行了讨论。   (2)开展了与规范反应谱相协调的多维地震波的生成技术的研究。基本思路是首先由规范反应谱生成离散地震动功率谱,然后采用时间序列法来进行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模拟。文中详细讨论了AR、MA、ARMA三种时间序列模型在地震动模拟时的适用性及其判别方法。利用自编的Matlab程序,对三条规范反应谱进行单维地震动模拟,并指出采用较低阶的AR模型就能得到较好的模拟精度。论文进一步考虑地震动分量间的互相关性,提出了多维地震波生成的时间序列法计算策略。最后通过两个算例,将时间序列法所生成的三维地震波计算结果和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相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多维地震波生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位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都由单一的钢筋构成,考虑抗震要求,在设计中一般都采用“强柱弱梁”的设计思路,采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柱,在弹性阶段刚度大,耗能低,混凝土
挤扩支盘桩是在原有的等截面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在桩身设置分支或承力盘而形成的变截面桩。它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挤
桥梁结构发生火灾后,桥梁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承载能力可能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坍塌。由于火灾后结构损伤较为复杂,所以对火灾后桥梁结构进行评价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影响极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样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下,如何使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免于倒塌或使其受损后具有可修复性便成为了我国结构研究者亟需解决的
斜拉桥一般都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工程,投资大,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而且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到灾区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因此对斜拉
目前性能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逐步增量时程分析法(IDA)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IDA方法并不适用于日常设计。Pushover方法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并不存在普遍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大量桥梁结构出现老化、使用功能变更、意外损坏等情况,对桥梁结构加固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钢丝绳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体外预
网壳结构因其受力合理、抗震性能良好,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其强震失效机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当前研究多是把网壳简化为三向铰
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等优点,是高层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结构。然而由于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在强烈的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