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肝组织BMP/SMAD-hepcidin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并且是加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影响肾脏病预后的重要指标,有资料显示,在CKD1期,贫血率已达19.23%,CKD3-5期普遍存在贫血,尤其在CKD5期,达到约95%,明显高于欧美CKD同期患者,且多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肾功能恶化程度与贫血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目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CKD贫血患者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铁缺乏,故达标率仍然很低。研究证明,充分纠正体内的铁代谢异常,既可以显著提高rhu-EPO的治疗效果,又可以明显减少其用药剂量。而铁调素(hepcidin)是维持机体铁稳态的重要调节因子,BMP/SMAD信号通路是调控铁调素表达的主要分子机制。另外,应用外源性EPO及铁剂治疗RA会产生血粘度增加、高血压等副作用,故中医药治疗RA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RA中医病机本虚证以脾肾阳虚多见,故本研究建立RA大鼠模型,探讨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的作用机制,为该方治疗RA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本研究采用单侧肾切除与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制备RA大鼠模型,观察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的药效学影响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应用HE染色、Mallory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情况,应用原位杂交技术、Real time PCR技术、免疫组化技术、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检测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肝组织中BMP6、Smad4、Smadl/5/8、p-Smadl/5/8、hepcidin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肾性贫血大鼠模型的制备及治疗:56只雄性,SPF级、Wiste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组,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及造模组36只;造模组大鼠第2周行左侧肾切除手术,假手术组仅剥离肾脏包膜、不切除肾脏,手术后恢复性饲养2周,将造模组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及温肾生血组。模型组和各治疗组每天上午给予180mg/Kg·d腺嘌呤灌胃,下午治疗组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去离子水灌胃,灌胃剂量为lml/100g,同时密切观察动物饮食、饮水、行为等一般情况,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治疗12周后,取材,留取肾组织及肝组织。2相关血液指标检测:各组大鼠经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血 Ca2+、P3+、Fe3+含量,血清 NO、MDA、SOD 含量,另一部分取全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水平。3 HE染色及Mallory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4 原位杂交、RealtimePCR:检测大鼠肝组织 BMP6、Smad4、Smadl/5/8、hepcidin mRNA表达水平。5 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 BMP6、Smad4、Smadl/5/8、p-Smadl/5/8、hepcidin蛋白表达位置及表达水平。6数据分析:所有的实验数据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药效学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大鼠一般状态明显改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随着实验天数的增加体质量呈下降趋势(P<0.01),血清BUN、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肾脏病理损害程度逐渐加重;RBC、HGB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Ca2+、Fe3+含量显著下降,P3+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血清BUN、Scr水平明显降低(P<0.01),RBC、HGB 水平升高(P<0.01);血清Ca2+、Fe3+含量显著升高,P3+含量明显降低(P<0.01)。2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大鼠血清中NO、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3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肝组织BMP6、Smad4、Smadl/5/8、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原位杂交: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肝组织表达少量BMP6、Smad4、Smadl/5/8、hepcidin mRN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BMP6、Smad4、Smadl/5/8、hepcidin mRNA表达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Real time-PCR: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表达大量BMP6、Smad4、Smadl/5/8、hepcidin mRNA,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大鼠肝组织BMP6、Smad4、Smadl/5/8、hepcidin mRNA表达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肝组织BMP6、Smad4、Smadl/5/8、p-Smadl/5/8、hepcidin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肝细胞质表达少量BMP6、hepcidin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BMP6、hepcidin蛋白表达减少(P<0.01);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肝细胞质及细胞核少量表达Smad4、Smadl/5/8、p-Smadl/5/8蛋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Smad4、Smadl/5/8、p-Smadl/5/8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其中,Smadl/5/8与p-Smadl/5/8的比值,各组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BMP6、Smad4、Smadl/5/8、p-Smadl/5/8、hepcid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生血组肝组织 BMP6、Smad4、Smadl/5/8、p-Smadl/5/8、hepcidin 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其中,Smadl/5/8与p-Smadl/5/8的比值,各组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RA模型大鼠随着造模时间增加,体质量逐渐降低,肾功下降,电解质代谢紊乱,肾脏病理改变明显,血常规各指标提示贫血,模型建立比较成功。2温肾益髓生血方可改善RA大鼠的一般状态,增加肾性贫血大鼠体质量,可以升高RA大鼠血RBC、HGB及血清Fe3+的水平,有效改善贫血。3温肾益髓生血方可升高血Ca2+,降低血清P3+水平,有效降低血清Scr、BUN、UA水平,对RA大鼠血清电解质代谢及肾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温肾生血方亦可降低肾性贫血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升高NO、SOD水平,有效改善大鼠机体氧化应激状态。4温肾益髓生血方可以下调RA大鼠肝组织BMP6、Smad4、Smadl/5/8、p-Smadl/5/8、hepcidin 蛋白及 BMP6、Smad4、Smadl/5/8、hepcidin mRNA 的表达,有效纠正铁缺乏,进而改善贫血。综上,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的贫血具有肯定的疗效,可能是通过BMP/SMAD信号通路影响肾性贫血大鼠肝脏hepcidin的表达,纠正铁缺乏实现的。
其他文献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在农村改革方面,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且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满足农民对物质的需求以外,农
目的:分析影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总结自2011年5月至2012年
<正>2013年11月30日中国围产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严仁英教授百岁寿辰庆典在北京金台饭店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科研
Wigner—Ville分布(WVD)具有最好的时频分辨率,但其固有的交叉项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根据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多分量非平稳信号的频率成分均与基频成倍数(阶比)关系,提出应用基
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等,其致死率、致残率高,并且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依据肾虚为本、脑络瘀阻为标的理论,综述了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
目的:观察涤痰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痰湿蒙神证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各脱落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本文在分析当前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到由于质量控制水平不高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化学污染物污染、违规使用添加剂、异物掺杂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肠道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9例,治疗组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
基于初级像差理论,将卡式系统与前端透镜组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变远距离大功率激光聚焦光学系统。目标物体在500~5000m范围内变化时,通过调节前端透镜组到卡式系统的距离来改
本文依据枯草芽孢杆菌B.C119最适合的发酵条件进行发酵,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细菌素C1,并对其性质、结构、安全性及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食品生物防腐剂的研发提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