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刺经穴与非穴治疗偏头痛,观察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效应;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大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方法:1.24例偏头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经穴组)12例和B组(非穴组)12例。A组针刺双侧风池、角孙、外关、丘墟。B组针刺相应经穴旁开且在相邻两经之间的非穴点。每周治疗4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16次。分别于入组0周、4周、8周时对头痛情况进行评价。临床效应评价标准包括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次数、VAS评分、综合计分、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MSQ)等指标。2.偏头痛患者在针刺治疗介入前的3天内及针刺治疗结束后的3天内完成功能磁共振扫描检查。健康受试者不做任何针刺干预,只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检查,其扫描数据作为两组偏头痛患者分析时的基线对照。结果:1.入组4周时,头痛次数与治疗前相比,A组减少,B组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入组4周时,两组VAS分值减少,MSQ评分均增高,A组在MSQ评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MSQ方面除情感领域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入组4周时,综合计分与治疗前相比,A组减少,B组增多,A组组内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入组8周时,两组头痛次数、VAS分值、综合计分均减少,MSQ评分均增高,除B组在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三项指标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针刺后A组受试者的脑部的大部分区域与右侧脑岛存在功能连接。具体为双侧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尾状核,双侧屏状核、豆状核、丘脑;左侧黑质,双侧丘脑底核,双侧脑桥;双侧额下回、额中回、额内侧回、额上回、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双侧顶下小叶:左侧山顶、山坡、小脑扁桃体,双侧锥体。而B组受试者针刺后与右侧脑岛存在着功能连接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左侧后扣带回,右侧海马旁回,双侧尾状核、屏状核,右侧豆状核;双侧额下回、额中回、额内侧回、额上回、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左侧梭状回、舌回;双侧顶下小叶、中央后回;双侧山顶、山坡、小脑扁桃体;右侧脑桥。6.与健康受试者相比,A组与原有的大部分脑区功能连接强度增强:而B组出现功能连接度增强的脑区较少,且出现了功能连接强度减弱的脑区。结论:1.针刺经穴与非穴,均能改善头痛次数、综合计分以及MSQ评分。在降低头痛程度方面,仅经穴组的治疗前后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指标经穴组与非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初步表明了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有效,能提高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针刺经穴与非穴是否存在效应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2.针刺经穴与非穴对偏头痛患者所形成的与右侧脑岛相关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存在共同与不同的脑区。针刺经穴引起更多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联系以及功能连接度增强,说明了经穴对于中枢机制的调节作用有优于非穴的趋势,经穴有一定的特异性。3.针刺经穴可能通过右脑岛-边缘系统-小脑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发挥对偏头痛的镇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