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传统中国民事法律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对中国古代社会留下来的大量契约为基本对象的全面探讨。在中国传统社会,订立书面的买卖契约不仅是一种很普遍的民间交易形式,而且还和封建国家利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为我们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清代的民间契约秩序并对契约文本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意义做出初步的阐释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清代的买卖契约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将其置于国家成文法、司法实践、民间习惯的多重视角,对清代的买卖契约进行静态和动态的考察和分析,在对清代买卖契约秩序立体描述的基础上进行法学的、社会学的甚至是文化学的归纳和阐释;同时,在细致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归纳中国古代买卖契约文本在其最后的“烂熟”阶段所显现的一些特征。除了导论和结语之外,本文按照清代买卖契约的标的分类,主要内容也分为相应的四个章节,即田宅买卖契约、奴婢买卖契约、畜产买卖契约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财产买卖契约。由于田宅买卖契约是国家成文法关注的焦点,也是民间最为重要的一类买卖契约,可供我们利用的史料也最为丰富,因而自然也是本文的重点。因为篇幅的缘故,将其分为两个章节进行论述。同时,自清末修律以来,国家成文法层次上关于买卖契约的相关规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民间契约实践则显然要滞后得多。因此,本文也用了一章的内容对清末修律背景下的买卖契约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清代契约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方法以及对材料使用和文中重要概念的范畴的简要阐述。第一章以比较简练的笔墨梳理了中国古代买卖契约的历史源流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清代的社会状况对买卖契约的主要类型进行了划分,以此为后文各种类型的买卖契约的阐述提供必要的说明并为比较归纳清代买卖契约的特征提供不可或缺的背景。第二、第三章对清代田宅买卖契约的论述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这部分共分为四节,主要内容是以买卖契约的程序为线索对清代的买卖契约进行细致的论述和分析。文章第一节首先对清代买卖契约的国家成文法规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由于完全以国家利益为导向,清代国家成文法对买卖契约的相关规定不仅苛刻,而且也不太切合实际,在操作的过程中带来的是买卖交易成本的上升。以此为重要的观察视角,第二节在对清代社会中的契约主体资格进行了系统考察后,以浓重的笔墨对实践中的田宅买卖契约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成文法及其司法实践、清代社会田宅买卖交易发生的宏观和微观“场景”以及田宅买卖契约实践中人们对交易的便利、安全可靠、低成本的诉求等诸多因素展开对清代田宅买卖契约从程序到文本形式、内容的分析和阐述。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红契”和“白契”的效力及其对整个清代契约秩序运行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和第四节具有一定的补充性质。由于清代社会广泛存在“一田两主”的情况,因此,该部分的第三节在和一般的土地买卖契约对比的基础上,对“田皮”买卖契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说明了其和一般的土地买卖契约的不同及其原因。第四节则是对清代田宅买卖契约中的“活卖”的性质问题进行的理论上的分析说明,通过将标识为“卖”的“活卖”契和标识为“典”的契约的细致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活卖”和“典”存在一些本质上的差异,因而在性质上具有更接近于“卖”的交易属性。第四章对清代奴婢买卖契约的概念使用以及奴婢买卖契约的形式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清代国家法主要是从严厉打击略卖人口的角度规范奴婢的买卖的,因而民间的奴婢买卖契约为交易安全起见,特别注重对卖方的担保责任。而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在以子女为标的的买卖契约中也有形式上的体现。对于畜产买卖契约,虽然官方法律对其契约格式和内容也没有任何规定,但从民间契约实践来看,明清以来成熟的田宅买卖契约样式也延伸到了这类买卖契约上。但交易程序则显然要比田宅买卖交易简单得多。文章第五章对这类买卖契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对其他财产买卖契约,清代国家法只是对买卖的标的的种类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其他则一概委之于民间自由进行。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否就买卖交易订立书面契约除了和标的物的价值以及交易可能持续的时间长短存在密切关系外,还受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以及民族、宗教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文章第六章对此进行了简洁的论述。文章的第七章主要是对清末修律背景下的买卖契约进行分析说明。清末的《大清民律草案》全面引进了西方的法律概念和法律体系,而和契约相关的内容也是其核心部分。不过,当时的中国现实显然还不能与此很好地切合。因此,清末无论是买卖契约文本还是整个契约秩序都还无法清晰地感受到法律大变革的气息。文章的结语部分立足于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动态多维度的角度和静态的方面对清代国家成文法及司法实践的特点及其对清代买卖契约实践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并在此过程中对清代民间买卖契约秩序运行情况进行了初步说明。最后,文章还从清代买卖契约文本出发,指出了中国传统买卖契约在其“烂熟”阶段所出现的概念使用统一化的趋势、内容出现形式化的迹象等诸特点。